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鄂州吴伯浩村:守好萤火虫 点亮好日子

长江云新闻  2025-07-13 19:54:47
分享到:


曾因污染几近消失的萤火虫,如今在鄂州梁子湖畔的吴伯浩村重现。依托珍稀的“武汉萤”和好生态,当地探索出一条“守望萤虫”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记者 艾思航:我现在是在鄂州市梁子湖畔的吴伯浩村,此刻在我周围飞舞的,是数以万计的萤火虫,您看到的每一束光,都是萤火虫在求偶。

几年前,这景象可看不到。农田抛荒、畜禽养殖,让这里的萤火虫几乎绝迹。转机在2020年,长期研究萤火虫的华中农业大学付新华教授团队在进行全国萤火虫栖息地调查时,敏锐地发现吴伯浩村残存的好水土,具有恢复“武汉萤”种群的巨大潜力。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付新华:这种萤火虫是一种比较珍稀的水性萤火虫,我最早是在武汉的江夏发现的这种萤火虫。一定是要把生态修复好,萤火虫才能出来。

付教授和村委会一合计:修复这里的生态,能让萤火虫大规模回归,既能保护环境,更能带动发展。但这个想法在村民中引发了疑虑:萤火虫能当饭吃?

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吴伯浩村村委会主任 吴爱国:我们走户上门给他们宣传,萤火虫是代表非常生态的地方,这个地方有萤火虫,你的农副产品(口碑)直线上升。

“生态账”算明白了,大家心也齐了。村里马上行动,围绕“武汉萤”,制定了生态保护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并用这个“生态招牌”去招商。

记者 艾思航:依托绝佳的生态本底,村里引入了湖北省首个计划投资1.5亿的“守望萤火·花谷”农文旅项目,他们深知保护好萤火虫的家,才能吸引更多向往这片“光”的游客。

钱来了,怎么干?核心就一条:一切为萤火虫让路!村里流转1500亩地,先拆除废弃的鸭场、猪圈,进行生态修复。又避开萤火虫核心栖息地建起了露营基地、科普馆,规划了民宿。在萤火虫活跃求偶的季节,关闭人工光源对它们进行“黑暗保护”。

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吴伯浩村村委会主任 吴爱国:种这个稻子,它一定不能施化肥,不能打农药,对萤火虫(安)一个家。萤火虫大棚这一块准备明年5月份开放,冬天我们就通过室内来展示萤火虫。

村民变成了护生态、兴产业的主力军,他们当护林员守家园,做民宿管家、营地服务员,搞农家乐、当农事体验员。

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吴伯浩村村民 李四元:土地能够流转出去,有一定的收入,农家乐旺季做个十来二十桌,孩子都能照顾好。

游客 熊君芳:有一种回到童年、小时候的感觉。

曾经冷清的“空心村”,被萤火和游客重新点燃了。吴伯浩村的故事告诉我们,把家门口的好山好水好生态,像宝贝一样守住了、养好了,它就是能带来好日子的“金山银山”。

(长江云新闻记者 艾思航 林中杰)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