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代码书写忠诚——追忆因公牺牲的武汉民警万松
今年5月26日,武汉公安一等功民警万松,因公牺牲,生命定格在50岁。万松走了,以他为核心团队编织的“数据天网”,日夜守护着城市安全和人民安康。
早上8点半,武汉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队里,敲击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民警们正接力运行一组未完成的算法——这是万松牺牲前最后一道课题。
武汉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队四大队警务技术四级主任 高波:他对我们提出的相关要求,一年跟着干,两年成骨干,三年自己干,我们大多数同事也做到了。
在同事们的记忆里,万松每天都早早到岗,研判警情。牺牲前半个月,一起毒品案的侦破陷入僵局。万松通宵构建数据模型,硬是从海量的信息中“撕开”了一条突破口。
武汉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队四大队警务技术四级主任 高波:我们建立一个相关的线索排查模型,最后确定了相关人员的轨迹,我们将这些线索形成了研发报告,提交给了专案组。
能够打赢这场仗,靠的就是万松牵头研发的实战预警平台。这个平台,是万松团队十年磨一剑的成果。在攻关的那些日子,万松带着战友,跑遍了武汉三镇大大小小的派出所,细致调研、苦苦钻研,终于结出硕果。
在同事眼中,万松就好比电脑的“CPU”——既是运算核心,更是精神内核。
武汉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队四大队警务技术四级主任 高波:在我们所有全组人员的心目中,他就是我们的核心,是主心骨。
英雄也有儿女情长。在万松爱人的心中,丈夫对家人有着最柔软的爱。儿子解不开的数学题,他加班回家,再晚也会写好解题步骤,交给儿子,连草稿纸都折成整齐的一叠;妻子爱喝茶,他总能精准控制水温和冲泡时间,给爱人恰到好处的回甘。
万松的妻子 张熙:他不是善于用语言表达的,但是我觉得体现在他身上更多的是实际行动。
然而,幸福定格在2025年5月26日这一天。连续鏖战多日的万松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办公室。
万松的妻子 张熙:他这一辈子都是为别人活着,为工作活着、为父母活着、为孩子活着、为我活着,我觉得他太辛苦了。他有来世的话,我希望他能够为自己活着。
数据无声,忠诚永恒。日夜流淌,万松编写的代码,依然在我们的城市默默地运行。英雄好似青松,扎根时沉默,挺立处峥嵘。
武汉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队三大队负责人 韩红斌: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用生命诠释了新时代人民警察的忠诚本色。
(长江云新闻记者 吕卓伟 宋歌 张振港 通讯员 詹绾 郭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