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黄梅 | 服务前置督办管理 黄梅项目建设审批时限压缩至118天
自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开展以来,黄梅县创新服务机制,通过干部下沉一线、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等举措,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如今,企业从签约到开工的审批时限从158天压缩至118天,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梅雨时节,细雨连绵。在黄梅县小池镇,乡镇干部程细龙正陪着双杰电气湖北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冒雨走访。双杰电器湖北有限公司二期土地红线已经批复,为了方便企业早开工,陈细龙走访村组,解决施工便道征地问题,争取让施工队早进场。
黄冈黄梅县小池滨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小池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程细龙:确定施工单位之前,把前期入场的水电路气等相关的问题帮他解决,让他们能够轻松上阵 。
双杰集团是中国配电行业的领航企业,产品覆盖全国,远销欧、美、非等18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潜力巨大。2023年3月,双杰电气湖北有限公司落户黄梅小池,经过一年的紧张建设,于2024年6月正式投产,仅三个月实现产值八千多万元。今年,得益于黄梅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机制的推进,过去企业从签约到开工需158天的审批时限,如今二期土地批复仅用45天,创下黄梅项目审批的历史纪录。
黄冈黄梅县发改局副局长 陈飞:前置介入,项目签约之后,把涉及到这个项目的任务清单全部认领回去,自己根据自己的任务来安排(工作)同步介入前期的地勘、设计,整个的把审批流程进一步地压缩。
如何让干部按照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机制来组织工作?黄梅制作了完整的菜单式流程图,并建立“双秘书”包保机制。部门职责划分清晰,责任到人,并建立了督办问责机制。
黄冈黄梅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主任 艾晓光:项目在推进过程之中会出现堵点,我们就精准地分析这个堵点,到底是部门的原因,还是企业方的原因,我们会跟着服务专班及时进行跟进、进行督办 。
今年,双杰电气湖北有限公司落地的200MW风光发电项目,正于黄梅县内推进电站建设及运营。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实现利润总额3亿元,年上缴税收超0.6亿元。
双杰电气湖北有限公司生产运营总监 宫立超:我们一期的时候,相比我们全国各其他基地来说,也是比较快的,包括审批、包括流程上,都给我们加快了一些进度。
跟双杰电气湖北有限公司一样享受保姆式服务的还有科普达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今年,该企业向湖北省经信厅申报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一审申报材料因企业研发重点不突出被驳回。当地科经局干部主动上门对接,查看研发细节,突出了企业研发特点。5月下旬,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在该企业成功挂牌。
湖北科普达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申报负责人 刘玲:他们会到现场来给我们一个指点,帮我们进行总体的归纳、提升,把我们的亮点突出来。
湖北科普达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郭在宏:也进一步和院士团队,加大了公司设备的技改更新的力度,对公司的产品创新和海外拓展,增添了更大的影响力。
今年,黄冈黄梅县制定《黄梅县2025年服务企业工作方案》,落实县级领导包保+属地部门包联和专班下沉的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干部化身企业服务专员,围绕中小微企业培育和技术创新,打造两个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成功申报新增5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
黄冈黄梅县科技和经信局副局长 王军:我们充分结合企业创新发展的实际,按照一企一策的要求,来为企业量身定制申报方案,通过上门服务、精准指导,帮助企业提高申报质量和效率。
今年以来,黄梅县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在黄冈率先出台《进一步激励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建立“干部五个一批”机制,选派160名干部赴杭州学习,18名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线练兵,引导干部在解决问题中磨砺攻坚能力。
黄冈黄梅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李永强:建强机制激活力,从正反两方面,健全领导干部一人一档实绩档案,对工作滞后单位,开展专题调研和约谈提醒,倒逼干部主动作为。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骞 胡文超 周航川
黄梅台 郑鉴峰 王晶
通讯员 吴慕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