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毕昇 | 英山:打通大动脉 畅通微循环
黄冈市委、市政府将2025年定为“项目建设年”。位于大别山腹地的英山县,围绕“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积极争资立项,总投资130亿元的重点交通项目陆续开工,不仅刷新了交通项目年度投资额度的纪录,也将悄然而深刻地改变着这个山区县在区位和交通上的短板。
进入6月,总投资4.82亿元的G318英山县杨柳至小米畈段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全面提速。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全长12.61公里的国道改扩建工程已经全线开工,至少有数十台大型工程机械和200多名建设者正在抢抓“窗口期”施工。
黄冈英山县交通建设投资管理中心副主任 何志刚:目前当务之急是涉河的挡土墙和那个高边坡开挖的情况,这是最难的难点。
G318英山县杨柳至小米畈段公路改建工程是湖北省“十四五”交通重点项目,设计双向四车道,它在英山境内连接武英高速、英黄高速等快速通道,同时也是连接武汉城市圈和皖江经济带的交通大动脉。而与它毗邻的G318鸡鸣尖隧道工程,则是英山县畅通“微循环”的关键工程。
黄冈英山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工会主席 蔡宝平:这项隧道工程建成以后,将极大地缩短英山城区和河东地区的通行时间。
G318鸡鸣尖隧道工程总投资3.37亿元,路线全长3.383公里,其中鸡鸣尖隧道全长1100米,是鄂东地区首条采用“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的复合型隧道。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打通G318国道英山段的交通瓶颈。
黄冈英山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工会主席 蔡宝平:这个项目它创造了英山的两个第一,英山第一个立交桥,英山第一个公路长隧道。工程进展目前已完成林地报批、用地报批、水土保持报告等相关手续,施工招投标、监理招投标、跟踪审计招投标已完成并进场了。
正在紧锣密鼓施工的东门大桥改建工程,是畅通英山县城“微循环”的最新手笔。东门大桥老桥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被鉴定为四类危桥,而且桥面车行道宽仅7米,两侧的人行道宽各1米,每到高峰期拥挤不堪。改建后的新大桥桥宽20米,两侧人行道各3.5米,目前大桥下部结构已经完工,即将开始上部结构施工,预计今年国庆节建成通车。
黄冈英山县居民 马军:以前那个老桥,到上下班的时候,车就拥挤 ,太窄了就堵起来了。
英山今年重点交通新开工项目4个、计划开工项目2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30亿元,其中备受瞩目的英黄高速项目,也进入了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倒计时阶段。目前,该项目南河镇枢纽工程等附属工程都已经开工建设或建成,全力为主体项目开工做好准备工作。
中建三局英黄高速四标段一分部项目经理 周成龙:我们已经完成了1号场站和1号钢筋加工厂的施工,2号场站正在进行完善,2号钢筋厂以及3号场站,也正在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整个临建已经完成60%到70%左右。
英山至黄梅的高速全长136.7公里,总投资204亿元,其中英山境内路线全长70.1公里,总投资110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与沪渝高速在英山境内形成十字交叉,彻底改写当地的交通格局。
黄冈英山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冯矫正:过去我们英山到黄梅要接近两个小时,英黄高速建成后,我们到黄梅的车程就是40分钟。把两个革命老区用最直接的方式连接起来,将来可能这条高速就是一条美丽的红色旅游高速。
打通大动脉,英山还着眼长远积极谋划通用机场、武汉至霍山高速公路、鄂州花湖机场至英山高速公路、武汉经英山至安庆高铁、G636英山段、S201孔坊至四季花海改建工程等项目,预计今年可实现交通固投30亿元。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骞
通讯员 段文 段炜 刘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