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全国最大“稻虾鳝”基地迎丰收 科技赋能生态种养新模式
长江云新闻 2025-05-27 21:43:25
眼下,位于仙桃的全国最大“稻虾鳝”基地迎来丰收,15万亩基地生态种养模式再升级,鳝鱼和小龙虾同时出水,效益翻番。
记者 李理:这一提起来,又有鳝鱼又有虾嘞。
仙桃市剅河镇农户 余辉龙:对,今天的鳝鱼大的都有半斤、四两,虾子有八钱左右。一亩地可以收将近50斤鳝鱼、350斤虾子,不算夏季的水稻收入,可以将近达到上万元的毛收入,心里很舒服。
让农户余辉龙收获颇丰的就是“稻-虾-鳝”模式,通过按比例错峰投放黄鳝,减少小龙虾养殖密度,提高黄鳝品质,形成生态循环链条,实现“一田三收”,让传统水稻田的收益翻了4倍。
湖北省水产品产业链(黄鳝、小龙虾)生态养殖专家组组长、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 杨代勤:通过黄鳝来捕食小弱病残的小龙虾,而大虾反过来又可以来摄食病残的黄鳝,做到整个养殖过程中不会针对黄鳝或小龙虾用药。
仙桃市剅河镇仙桃市祥宇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陈树:像现在五月底,小龙虾和黄鳝就能一起捕捞,鳝鱼、小龙虾产生的粪便可以肥田,再通过水稻吸收田里的养分,形成了绿色循环的生态链条。
今年,仙桃进一步升级种养技术,在基地安装200多个摄像头、5个水下摄像机,引入AI病害预警系统,实时监测水质、水温,精准管控养殖全过程,将虾鳝成活率提升了20%。今年,湖北还制定了稻虾鳝养殖、捕捞方式,虾鳝密度配比等10多项地方标准,并举办全国观摩会,计划将这一生态模式推广至30万亩。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 胡振: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都把“稻虾鳝”这一个生态综合种养模式纳入了我们的渔业主推技术,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这个好的生态模式向全省大力推广。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戎 李理 仙桃台 彭鹏)
责任编辑 潘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