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建规模最大的综合管廊工程主体结构全线贯通
今天(5月23日),随着高科园路北综合管廊最后一方混凝土完成浇筑,由中交一航局承建的武汉光谷中心城综合管廊工程PPP项目主体结构实现全线贯通。作为武汉市在建规模最大的综合管廊工程,这一重要节点的达成,标志着项目南、北区段实现全面联通,工程建设正式由主体施工阶段转入机电安装及系统调试新阶段,武汉光谷中心城地下基础设施网络骨架基本成型。
武汉光谷中心城综合管廊工程是武汉东湖高新区重点市政项目,同时也是跨武黄高速南北段的关键民生工程。项目全长22.22公里,沿光谷中心城南北向的光谷五路、清湾路、光谷六路、高科园路,以及东西向的高新大道、神墩一路等12条路段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方敷设。该管廊采用明挖法与顶管法相结合的施工工艺,主体结构包含单舱、双舱、三舱等多种钢筋混凝土箱涵形式。
项目自2017年7月开工建设,施工范围覆盖武汉光谷中心城核心区约25平方公里区域。为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阶段性使用需求,项目采用A、B、C三段分段交付形式,其中A段长约15.5公里,已于2021年9月30日通过验收并移交运营单位,目前已完成强电电缆、污水管、通信光缆等多种管线入廊工作,有效保障了区域内市政设施的稳定运行。
武汉光谷中心城综合管廊工程的核心区域就是位于神墩三路的综合管廊监控中心。这里配备了智能监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管廊内安装有红外探头,即使在无照明条件下,也能对管廊内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在监控中心内,电子大屏数据实时跳动,16处管廊实时监控画面清晰可见,如同管廊的“智慧大脑”,时刻为管廊健康“问诊把脉”。以往,一旦管线出现问题,维修人员需要在道路上“开膛破肚”,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对市民生活影响巨大。现在,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都可以直接在综合管廊内进行,大大缩短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
随着主体结构全线贯通,武汉光谷中心城综合管廊工程将全面进入机电设备安装、智能化系统调试等后续建设阶段。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对地下管线资源的有效整合,大幅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光谷中心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丹 王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