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寻宝季丨从“金镶淡黄蓝宝石冠顶”看明朝王妃的凡尔赛生活
大家好,我是喜,在湖北省博物馆,有一个展厅特别受女性欢迎,那就是明梁庄王妃首饰展厅。在这里,有些金光闪闪的“小帽子”特别精致,其中一个“小帽子”上还顶着一颗大大的宝石,这成为这个展厅最为耀眼的宝贝之一,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叫它小帽子那是因为它的外形,而它确实也和帽子有那么一丢丢关联,但就这样叫并不贴切。它其实只是明代女子束发冠上的一个小构件而已,比如上面图片里看到的,因为通常位于束发冠顶部,因此也被称为冠顶。别看它小,它往往决定着束发冠的豪华程度,同时它更是明代王权的象征,而那颗看似平常的淡黄色玻璃状物体,就是无比稀有的“淡黄蓝宝石”了!所以这个“小帽子”真正的名字叫“金镶淡黄蓝宝石冠顶”。
【涨知识】
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中国不产宝石,这么多宝石从何而来?
梁庄王墓出土宝石经检测,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全部来自于国外!明朝当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宝石进口国,主要通过2大途径,一个是海上,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海外带货;另一个是陆路,也就是古丝绸之路。
皇帝只有驾崩以后才能戴金冠吗?
有人说:明代藩王以及皇帝的日常冠帽一般为丝绸制作,而金冠则是死后才戴,所以一些明代题材电视剧出现活皇帝戴金冠是闹了笑话!实际情况是,金冠日常也戴,只是古人讲究侍死如侍生,生前喜欢物品必须随葬,而金冠则是皇帝最常见的随葬品。
在明朝,所谓的束发冠,它就和现代的发卡功能相同。不过,这种“发卡”豪华程度那可是我们常见发卡无法比的。别看“金镶淡黄蓝宝石冠顶”就这么一个小小装饰物,它的工艺那是相当复杂!它是黄金底座掐丝成云纹,托着主宝石,周围还有一圈小珍珠形成众星捧月的态势,寓意“天在上,尊无双”。
如果你觉得这也没什么,古人只要有钱还不是可以照样弄一个作为炫富神器。现在这么做当然没问题,可是放在明朝那麻烦可就大了! 在明代,礼制大于天,监管相当严格!《大明会典》规定:皇后戴九龙四凤冠,王妃只能用翟冠,冠顶宝石数量、大小全按丈夫的爵位来。梁庄王是亲王,所以作为王妃才能用这级别,要是其他人敢戴,那可是杀头的大罪!也就是说在明朝,戴什么首饰不是看有钱没钱,而是看身份地位高低。
明朝人不管穿衣戴帽还有佩饰,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更是区别身份的标志!比如龙纹,就分五爪、四爪、三爪,分别对应皇帝、亲王、郡王,乱穿可是诛九族的大罪!而在金玉宝石方面,明朝同样有严格限定,普通百姓就算戴银饰都不能太张扬,配饰珍珠大小都有讲究,比如直径超1厘米的珍珠,就算不要钱给普通百姓,他们也不敢要,因为别说戴,私藏都有罪!
如此精美的冠顶,怎么会出现在湖北?那是因为梁庄王封地在湖北钟祥。要知道,明代的湖北地区,在藩王们眼中可是养老圣地,这里民风淳朴,物产丰富,商贾云集。梁庄王和他的妃子也是攒了不少身家,他们死后所有宝贝都随葬进墓里。2001年梁庄王墓共发掘出金器479件,宝石700多颗。
编辑:余飞
审核:杜雅婷 杨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