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创院2025年创新生态伙伴大会召开 三大产业创新枢纽首次发布
4月13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2025年创新生态伙伴大会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位院士专家、企业家、投资人等嘉宾与会。
现场,武创院首次发布了武创院机器人与先进制造、武创院生物技术与转化医学、武创院激光应用与高端装备三大产业创新枢纽。通过差异化创新模式,打造“强单元、大枢纽”创新体系,标志着武创院创新生态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布局升级。
武创院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枢纽是由武创院联合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雅瑞资本共同组建,该枢纽聚焦工业、商业、医疗等领域AI+机器人与先进制造融合,重点突破AI工业垂类模型、专用场景数据生成、端侧芯片、具体应用场景的具身智能载体(陆、江、空)、相应核心部件等关键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表示,将依托智友研究院及雅瑞资本多年来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丰富的成果转化和投资孵化经验,构建轻载体、重增值、聚焦硬核科技产业、利益共享、联合攻关的深度协同新型科技应用型平台。
武创院生物技术与转化医学创新枢纽将围绕创新诊断标志物、高端科学仪器、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等领域,通过“产业孵化+平台赋能”双轮驱动模式,以“拨转股+基金投资”接力模式为核心,系统性布局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生态。
武创院激光应用与高端装备创新枢纽由武创院联合上市公司武汉逸飞激光组建,该枢纽瞄准新一代电池智能装备产业、工业人形机器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高端装备、半导体先进封测及智慧物流装备等四大领域,打造产业定义需求-技术响应需求-资本保障需求的“早期产业孵化+中期成长扶持+后期战投并购退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武汉逸飞激光董事长吴轩表示,“所谓‘枢纽’,不是一个简单的平台,而是具备引领能力的系统性产业组织形态,要能整合资源、定义场景、突破技术、加速落地。激光应用与高端装备创新枢纽将联合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构建‘研发-转化-测试’一体化平台,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
一边聚焦产业需求,助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一边还要积极帮助企业为创新发展引入“源头活水”,开拓市场。
会上,由武创院与国际金融论坛(IFF)联合发起设立的“IFF科技金融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IFF科技金融委员会将聚焦战略对话平台、交流合作平台、创新实践平台、研究智库平台、人才培养平台等五大核心平台建设,在武汉共同构建“科技—金融—产业”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为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营造新环境。现场,武创院香港科创蜂巢同步启动。武创院风控总监、财务资产部部长姚远表示,“国际金融论坛(IFF)是全球金融领域高级别常设对话机制和多边合作机构,双方的合作将实现武汉的科创项目与国际规则高效对接,打造‘国际金融资源+本土创新生态’的合作模式,助力本土科技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以灵活的体制机制促进供需对接、成果孵化。眼下,湖北500余家新型研发机构,成为攻克产业关键技术的新生力量,有力支撑了传统优势产业创新和新兴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像武创院自2022年4月正式运行以来,三年间,已建成27家专业研究所、54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7家公共服务平台,助力湖北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琨 郑杰 通讯员 冉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