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鼻祖竟在战国?青铜BBQ、移动行宫曾侯乙才是户外硬核玩家!
你以为露营是都市新潮流?
最美人间四月天,这段时间,你的朋友圈是否也正被露营风刷屏?而当我们还在纠结天幕怎么搭、卡式炉买哪款时,湖北省博物馆里的“战国顶流”曾侯乙却微微一笑,2400年前,这位诸侯王已经玩转精致露营,青铜烧烤架、便携酒具盒,甚至拥有占地40㎡的豪华帐篷,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他的春日露营装备清单!
青铜帐篷
天幕、帐篷,是当下很多人购买户外装备的基本选择。而曾侯乙直接开启进阶玩法,用青铜器搭帐篷,也被认为是榫卯黑科技发明。随州曾侯乙墓陪葬坑出土有467件青铜构件,经推测应为帷帐构件。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及团队历时10年复原了这顶帐篷——由木质杆件和青铜构件组合,搭接成一座顶部四面坡式的帐篷,面阔近10米、占地约40平方米,堪称“移动行宫”。更绝的是,青铜帐篷的设计理念直逼当代,设计和制作有标准件,方便搭建、拆卸和运输。相关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一定程度改写了户外史。
青铜BBQ


户外露营,烧烤架、烧烤炉必不可少,这件铜炉盘就是曾侯乙露营的装备之一。当下,我们考虑的是携带是否轻便、实用,而曾侯乙却是要兼顾烟火气和氛围感,精致、美学是首要考虑因素。铜炉盘分为两层,上层炙烤、下层集灰,分体式设计既科学又环保,烤鱼、烤肉都不在话下。湖北省博物馆讲解员祁月介绍说,这件烤盘在出土时,盘身上还放置有喜头鱼的残骸,说明这是曾侯乙真正使用过的一件中国早期BBQ的用具。它的整体制作以铸造和焊接为主,从三足底座等部位的细节上,可以看出其制作的精美。这位战国诸侯王的生活美学,通过这件文物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素漆木酒具箱


曾侯乙墓出土的这组食具箱和酒具箱,容积不大,器物放置有序,箱上有用于拴绳的铜扣,便于打包、移动,十分适合出游携带。其中,食具箱内装有铜鼎、铜盒、铜罐、铜勺,据专家分析,铜鼎是用来装肉的,铜盒是装饭的,铜罐是装酒的。酒具箱内物品齐全,装有耳杯16件及木盒、木勺、竹夹等。耳杯背后都有防撞的小木钉,防止叠放时撞坏。出土时木盒内残存鸡、鱼骨,或为下酒所备。
龙纹铜镇
当你在野外露营遇上大风时,为防止野餐垫被风吹起,你会选择用什么物品来压住野餐垫的几个角呢?随地捡起的石头、随身携带的物品?还是专业的野餐垫固定钉?在曾侯乙看来,这必须得有一个专门的器物——铜镇。
古人户外出行席地而坐时,需要铺上出席,有时候会卷边,有时候也会被风吹起,曾侯乙墓出土的这四枚铜镇,就是用来镇压席角的。每一枚都如同倒扣的碗,表面雕满了繁复而精细的龙纹,龙与龙之间相互缠绕,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据专家考证,这些龙纹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古代工匠对自然界深刻的理解和精湛的雕刻技艺。


从材质上看,铜在当时是一种珍贵的金属,其冶炼和铸造技术难度极高。曾侯乙墓中的铜镇,不仅铜质纯正,而且铸造工艺精湛,展现了古代中国在金属加工方面的卓越成就。从设计上看,这四枚铜镇采用了独特的造型和结构设计,使得它们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稳稳地压住席子,防止席子滑动,既实用又美观。这种设计理念,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依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但最为令人惊叹的是,这四枚铜镇上的龙纹雕刻。每一条龙都仿佛拥有了生命,它们或腾云驾雾,或翻江倒海,形态逼真,动感十足。据专家推测,这些龙纹并非随意雕刻,而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计算,以确保每一枚铜镇在重量、重心和稳定性方面都能达到最佳状态。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精准控制,无疑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从烤盘到铜镇再到青铜帐篷,曾侯乙的露营装备告诉我们:古人不是苦行僧,而是生活美学家。他们用智慧把“实用性”和“艺术性”焊在一起,把每一次春日出行都过成诗。下次露营时,不妨想想曾侯乙——你的烤架旁,站着一位穿越千年的“露营搭子”。
长江云新闻记者:秦婧 王天宇
编审:刘征 管根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