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齐鲁遍地香】鲁酒佳酿里的时光对话:花冠何以冠群芳?
黄河故道与泰山余脉交汇处的巨野,是一座被母亲河“厚爱”的城市,千里沃野坐拥地下深层优质水源,孕育出风味独特的高粱、小麦,诞生了千年不衰的酿酒文化。史书云“大野泽,自古善酿”,讲的就是巨野。
2019年,这个黄淮名酒带核心产区与茅台镇、宜宾市等共同荣膺“世界美酒特色产区”称号,山东花冠酒业有限公司正是这片酿酒圣地的明珠。
非遗传承:九代匠艺的时空对话
记者走进花冠鲁雅香酿造车间,看到96座发酵池整齐排布,每座6.5立方米的池内空间正好容纳1300斤左右的粮食。酿酒车间主任孟凡培告诉记者,他们从选料、制曲到发酵、蒸馏,每一步都是纯手工制作,这是传承九代的酿造哲学。“鲁雅香型大曲酒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为原料,成酒的关键在于酒曲,在我们牡丹之乡菏泽,酿酒也离不开牡丹。”
每年谷雨时节,花冠的制曲师采集优质墨、绿牡丹的花瓣、花蕊和丹皮,再辅以豌豆与制曲主粮小麦、大麦等,合理配比,让每一粒谷物充分吸收牡丹花瓣的香气,再放入“有机天香窖泥”使混合物自然呼吸,才制成独树一帜的“牡丹春曲”。
“天香窖泥是以大野泽深层黄泥为基础,水果以及牡丹花瓣、花蕊等元素增加窖泥中的腐质成份,能为酿酒微生物提供最好的营养。”从孟凡培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花冠的天香窖泥是被认定的山东第一家有机复合窖泥,构筑了花冠绝密配方的根基,是形成“雅曲、雅泥、雅段”,“超长发酵、超长储存”的“三雅两长”工艺体系的关键,是鲁酒之雅乐章中的华丽音符。
时光窖藏:“三分酿,七分藏”的储酒智慧
未进入储酒区,记者的所有感官就已被酒香“入侵”,往深处走,闻到酒香混杂着陶坛翻起的泥土气息,气味更冽。“陶土具有透气和保湿的特质,用它制成的酒坛天然布满小气孔,酒体藏于坛中,可以很好地吐纳生息,与外界环境不断交互反应,被称为‘白酒的生命容器’。”品酒师丁文丛边走边向记者介绍。除了陶坛,木桶、不锈钢桶也被用来储酒,每个容器容量不同,少则几百斤,多则好几吨,但相同的是,每坛新酒都需历经至少三年的陈化,在吐纳中褪去焦躁,待到陈香、幽香等138种风味物质自然生发后,才能走向千家万户。
“来,尝尝时间的味道。”丁文丛选择一坛已存放10年的白酒,轻启坛盖,更浓烈的酒香扑鼻而来。木提舀起的酒液泛着琥珀光泽,丁文丛邀请记者品尝。“酒是陈的香”,不同于原酒的烈,在时间催化下,原酒的锋芒化作绵柔穿喉而过,味道温厚,暖意遍布全身。
作为储酒文化的开创者,花冠完备的储酒体系成就了高品质年份老酒。“分等级、分区域、分容器”的三维储藏系统配合数字化管理与储酒师守护,让原酒在恒温地窖完成从谷物精华到琼浆玉液的蝶变。
酒业盛会:储酒IP的破界共生
每年九九重阳节,巨野这处善酿之地都有一场储酒盛会如约而至。花冠集团依托全国领先的储酒设施体系,自2002年首创“九九储酒文化节”,现场储存2000吨高品质原酒。“储酒规模的持续扩容,既是我们对传统酿艺的致敬,更是应对消费升级的品质承诺。”花冠集团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目前,这场持续23载的文化盛会已衍生出多重价值维度。在产业层面,其构建的“储酒-品质-品牌”正循环模式,为鲁酒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在文化维度,通过复原古代“封坛祭酒”仪式、举办白酒品鉴大师课等创新形式,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生机;而在社会效益方面,文化节累计吸引超百万人次参与的盛况,成为全国范围内跨时间最长、储酒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储酒文化盛典之一。
在项重阳佳节举行的储酒盛典,不仅开创性地将传统节气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深度融合,更以累计5万吨的储酒规模构筑起品质保障的坚实“长城”,巨野县因此获得“中华储酒文化之乡”称号。
在“中国十大特级酒庄”花冠·国花酒庄,齐鲁古韵与现代美学深度交融,品牌馆、黄淮名酒馆、中国大师馆、中华储酒文化馆、澳洲红酒馆五大互动体验场馆串联起千年酿酒史诗。
这座被定位为“中华储酒许愿主题”的酒庄设置了DIY调酒区,每个人可以根据口味偏好,在8种基酒、15种调味液中调配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酒。“健康酒”“祝福酒”“祈愿酒”,每一坛用心手调的酒都寄托了美好愿望,也是花冠献给每一位鲁酒爱好者的礼物。
从山东最大的优质粮食酒生产与储存企业倒拥有中国十大特级酒庄,从开创了中华储酒文化先河倒全国第一家白酒单一年份酒团体标准制定单位……在这片被黄河滋养的土地上,从牡丹花海中走来的鲁酒品牌花冠,始终秉持“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酿酒”的企业初心,用67载春秋持续书写鲁酒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长江云新闻记者:乔雅萍
编审:柳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