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00后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我是唯一能救他的人!”

长江云新闻  2025-04-14 17:11:24
分享到:

4月14日,24岁的志愿者王磊(化名)在武汉某定点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全国第19890例、湖北第715例捐献者,为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火种”。

2019年10月,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成分献血活动中,王磊不仅捐献了血小板,还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他说:“只需要多抽几毫升血样,就有机会帮助别人,我觉得很有意义。”

2025年2月,王磊接到当地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和一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这让他又惊又喜。“中华骨髓库每年都会给我发问候短信,我心里也一直记挂着这件事,总感觉我一定会在某一天为患者捐献,没想到5年过后我真的匹配上了!”

王磊答复工作人员愿意捐献后,第一时间告诉了父母自己的决定。一开始,母亲担心捐献会影响王磊的身体健康,并不同意他进行捐献。王磊便发动父亲一起做母亲的思想工作,最终母亲还是答应了。“恐惧来源于未知,只要从医生那里了解清楚原理就好了,何况这是挽救别人生命的大事,是很有意义的。”王磊父亲说。

4月10日,王磊开始为期5天的动员剂注射,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并释放到外周血中。这让王磊出现了肌肉酸痛的症状,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我可能是全国唯一能救他的人,是患者唯一的希望,我从没想过要放弃。”

4月14日上午9点,采集如期进行。王磊父母也来到医院,陪他一起完成这场“生命接力”。看着王磊静静躺在床上,母亲眼里既有心疼也有骄傲,“他从小就是个特别有爱心的孩子,参加工作以后还领养了一只流浪猫和一只流浪狗,这次有机会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我们做父母的也为他感到自豪。”

捐献当天,王磊收到了患者寄来的感谢信。信中写道:“您不曾见过我蜷缩在无菌舱的孤寂,却用热血为我筑起生命的堡垒。我们甚至永远不会相见,但我的血液中将永远流淌着您的温度……”

王磊被患者朴实的话语深深感动,也为患者送上了最真诚的祝福,“希望他能勇敢地迈过这道坎,相信他今后的生活一定欣欣向荣,再也不用忍受病痛的折磨。”捐献结束后,王磊和父母合影留念,为这场“生命接力”画上圆满的句号。

(记者:卢叶  通讯员:章晟  责任编辑:卢叶)

责任编辑 龚晓艺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