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浪尖上的答卷人

中交一航局  2025-04-14 16:29:54
分享到:

渤海湾的浪涛日夜拍打着长兴岛的堤岸,在中交一航局三公司长兴岛项目部办公室里,董天杰的工位始终亮着一盏台灯。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注如同海上星图,映照着这位工程部长眼中跳动的光。

船坞止水施工是船坞改扩建项目最为关键的工序,而常规方案所需时间足以让海浪将工期撕成碎片,如何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是董天杰亟需破解的难题。站在施工现场沉思良久的他,突然眼前一亮。“这个区域尚未进行止水作业,但几乎未见明水,这就说明这里地下含水量较低。不如……”他果断用蘸着泥浆的手指在图纸上点出新的阵型,随后取消北侧临时止水旋喷桩作业,并将帷幕灌浆孔位间距加大,如此一来,止水施工作业较计划提前了7天。

不过,海浪仍在酝酿新的挑战。西中岛高桩码头项目需要在极小的间距中铺设百余根直斜不一的钢管桩根,这场面就如同在海上插秧一般。“杰哥,铺设斜桩顺序太复杂了,需要多次移船,一旦出错,就会影响整个进度。”听闻施工员卢立晨的一席话,董天杰心中盘算打得飞快:“不怕,我有办法。”他随即招呼团队集结过来,利用BIM建模模拟船舶的驻位和桩基的沉桩顺序,精确地计算每一根桩的沉入路径。经过多次调试,他们终于确定了最优的施工方案。不过,就在施工至最后一根斜桩的时候,项目总工谷占朋匆忙地跑了过来,“天杰,偏差超标了,咱们一起想想办法。”董天杰迅速调出模型,冷静地调整了移船路线,“给我五分钟。”在一番精确调整后,偏差最终得以修正,沉桩精准地插入了海中。

浪潮不会单独袭来,接下来的梁板预制更是异常关键。施工员梁旭紧攥着梁板检测报告,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型号跨度差半米,台座调整不过来。”董天杰看完报告,又转头比照图纸,目光落在了一处波浪线上。“你看这梁板跨度像不像潮水曲线,我们应该给这些台座装上伸缩‘关节’。在借鉴以往施工经验基础上,一套伸缩台座模块组合很快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这套组合充分考虑了通用性和模块化,可以根据预制构件尺寸进行调节,像极了码头版的“变形金刚”,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更是降低了施工成本。“天杰,好样的。”众人禁不住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起来。

海风穿过半开的窗,难题源源不断,乐此不疲的董天杰又站在了新项目的潮头。他的安全帽上总是沾着海盐结晶,就像浪尖的解题人专属的勋章。


责任编辑 刘益谦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