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疲劳易累太频繁?原来不是压力大!请别忽视重症肌无力的“警告”

长江云新闻  2025-04-14 15:53:38
分享到:

在我国,重症肌无力年发病率约为0.68/10万。眼睑下垂影响外在形象、疲劳易累无法运动、严重的甚至发展到生活无法自理......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来说,从自身形象到日常社交生活,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系统发生异常,导致神经和肌肉之间的突触传递障碍,骨骼肌出现了病态的易疲劳。通俗来说,就是患者体内产生了若干种“坏”抗体,从而导致了疾病发生。

但“重症”并非绝症,本期直播,我们邀请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靳慧娟,为我们解开重症肌无力的那些误区。

01

如何区分

重症肌无力&正常的疲劳?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疾病的早期阶段仅有上睑下垂、复视和眼肌麻痹等眼部症状。

重症肌无力全身型:发病后的几年内,部分眼肌型患者(尤其是成年患者)症状会加重,累及其他骨骼肌群,出现颈部伸肌无力、言语含混、吞咽困难、四肢无力等症状。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常常被我们忽视为疲劳、压力或睡眠不足,也常与帕金森病或多发性硬化症混淆,但重症肌无力的“无力”是有特点的。

1、波动性无力和易疲劳性——多数表现为肌肉持续收缩后出现无力甚至瘫痪,休息后减轻或缓解;

2、“晨轻暮重”——早上症状较轻,晚上则更重。

这段“顺口溜”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区分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除了临床表现外,还可以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来确诊。

02

治疗恢复不容易

生活作息要注意

生活作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防止重症肌无力复发的重要条件。肌无力患者抵抗力较差,感冒不仅会促使疾病复发或加重,还会进一步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寒保暖。

运动康复:稳定期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康复运动。

饮食指导:不能过饥或过饱,应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过冷、过热或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03

真假朋友圈

真假朋友圈一:重症肌无力会遗传,千万不能生孩子?

靳教授:重症肌无力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但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其是遗传性疾病,母乳喂养也不受限制。目前看来,患者生育并不受影响,但怀孕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育龄女性病人以避孕为佳,孕期及产后期也需严密监测

真假朋友圈二:重症肌无力和肌无力、渐冻症等疾病是差不多的疾病?

靳教授:肌无力是症状名,很多神经肌肉疾病都会导致肌无力;而渐冻症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亚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和渐冻症都是罕见病,都有肌肉无力的表现,但二者发病部位不同, 渐冻症目前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均不明确,重症肌无力如果治疗得当则有望恢复得像正常人一样。

真假朋友圈三:重症肌无力是绝症,无法治疗?

靳教授:这是不对的。重症肌无力虽然不能被治愈,但能够将疾病症状控制住,同时将治疗的副作用最小化。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接触到在临床上,重症肌无力患者个体化差异较大,病程进展不同,疾病管理难度大。我们的理想治疗目标是达到疾病症状和治疗副作用均最小化的“双达标”状态。

随着多款新型生物靶向药物的上市并纳入医保,我国重症肌无力临床诊疗已经进入生物靶向治疗新时代,医生和患者有了更多对抗疾病的“武器”。

以国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上市的FcRn拮抗剂艾加莫德为例——艾加莫德的作用是加速“坏抗体”,也就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清除,这是近三十年来我国重症肌无力治疗领域的突破性创新药物。从短期来看,艾加莫德这类靶向生物治疗手段能够帮助患者迅速地缓解和控制症状,尽早、尽快实现双达标;从长期来讲,最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帮助患者延缓复发、减少病情波动,并且有效降低激素的使用剂量,副作用更小,为实现长期双达标提供了有力选择。

诊疗得当,重症肌无力便不再是“绝症”,也希望患者能够积极面对,重燃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欢迎扫描下方海报上的二维码

观看本期直播回放

责任编辑 包令晖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