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痒”的病是什么?患者超7000万,皮肤科“一号疾病”有多折磨人?
蚊子咬了脚板心
伤口快愈合却不能挠
鼻子里被吹进了一根猫毛
......
世界上最钻心的“痒”是什么
白天坐不住
晚上睡不好
干、痒、红反反复复
这里抓,那里挠
这个让人如此煎熬的疾病就是
特应性皮炎(简称AD)
它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
慢性、复发性、炎症性
是其最大的特征
剧烈瘙痒、湿疹样皮损、皮肤干燥
是患者最大的“痛点”
在我国
目前有超7000万患者
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病
啥方法都试了
却还是反反复复
想要坐视不理
皮肤却更加“不堪重负”
“奇痒无比”到底有多痛苦?
烦人的“牛皮糖”怎样才能甩掉?
一起看看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皮肤科主任陈宏翔
带来的解答
PART.01
傻傻分不清
湿疹≠特应性皮炎
反复脱屑、红斑和渗液等症状
看起来和湿疹一样
所以很多人以为
特应性皮炎就是湿疹
按照湿疹的方式来治疗
却总不见好
其实
特应性皮炎buff更多
它是一种系统性疾病
不仅有遗传倾向
还常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
分清湿疹和特应性皮炎
请记住
一看、二问、三化验
一看:症状、部位
症状:全年性或季节性的局限性或全身性皮肤干燥;反复发作的伴有瘙痒的皮疹;运动、日晒、出汗后瘙痒加重;瘙痒夜间明显,小婴儿表现为烦躁和易激惹。
部位:不同年龄的典型部位不同 ⬇️
二问:个人或家族过敏史
患者、父母或同胞兄弟姐妹,有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膜炎,或食物过敏的病史。
三化验:过敏指标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总IgE升高;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查有食物或吸入物的阳性结果。
PART.02
民间“高招”能行吗?
皮肤类的疾病
说大不大
说小不小
不少患者“久病成良医”
会选择“民间偏方”来治疗
这些招数行吗?
「特应性皮炎是身体、空气太“湿”了,要干才好?」
长湿疹不是因为“湿”,而是因为干!
皮肤是人体的屏障,由于空气、环境等原因导致屏障破坏后,就会变得干燥、脆弱,从而产生湿疹、炎症等问题。
在这个关键时刻,干燥会继续加重湿疹,给皮肤补水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
「特应性皮炎就是过敏引起的?」
特应性皮炎和过敏有关系,但不一定就是过敏引起的。
疾病的成因非常复杂,特应性皮炎可能和这些因素有关:
「有激素的药用不得,“网红药膏”一抹就好?」
千万别“闻激素色变”,激素有很多种类,强度也各有不同。
AD容易复发,激素控制病情的效果更好。皮肤科医生一般会根据严重程度开具不同强度的外用激素,遵循医嘱使用,并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大部分“网红”药物都不靠谱——首先非国药准字,其次成分不明,更别乱用!
「长大了免疫力提高了,自然就会好?」
这个看法隐藏了很多人对于特应性皮炎的2个误区:
第一个是“根治”,特应性皮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我们能控制和改善病情;
第二个是“忍忍”,疾病治疗不及时,病情更是会迁延加重。
PART.03
阶梯治疗“AD”
专家来给建议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
就像爬楼梯
有点累,也有点漫长
甚至需要终身与之对抗
同时
特应性皮炎根据不同严重程度
分为
仅皮肤干燥
轻度AD
中度AD
重度AD
根据疾病严重程度
常采用阶梯治疗模式
目前临床上
已出现部分“特效药”
生物制剂
非激素类新型药物
新型JAK选择性抑制剂
......
建议大家
根据医生的判断
来选择治疗方式
PART.04
三分治,七分护
家庭护理也有讲究
“钻心”的痒
是神经、免疫及皮肤屏障
相互作用的结果
“不严重、不紧急、不致命”
往往成为患者
忽视和延误治疗的借口
在如此“磨人”的情况下
日常护理尤为重要
#衣食住行护都不可掉以轻心
01 衣
纯棉透气贴身穿,避免接触过敏原。
02 食
只要食物不过敏,盲目忌口不可取。
03 住
勤通风,多换气,环境温度要适宜。
04 行
坚持锻炼少出汗,戴着口罩把花看。
太阳晒多要复发,防护工作做到家。
04 护
每天最多一次澡,洗久洗烫都不好。
皮肤不可用力搓,保湿润肤要记得。
最后
给被搔痒“心魔”困扰的患者们
一个温馨提示
及时接受正规科学治疗
才能够缓解瘙痒症状
降低未来共病发生率
提升自身生活质量
了解更多有关知识
敬请关注1月5日21:30
湖北电视综合频道《荆楚大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