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在线丨兜售假冒伪劣化肥 揭开“忽悠团”骗人套路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种子、化肥、农药,这些农资的质量安全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农资下乡“忽悠团”兜售假冒伪劣化肥,坑农害农典型案例,揭开了“忽悠团”的骗人套路。
租酒店兜售伪劣产品 直击虚假培训现场
这是江西丰城一家酒店里的公共视频,画面显示近百人集聚在一起正在听课。在一个半小时的授课中,该名号称为“专家”的男子慷慨激昂,反复宣讲他们的化肥是高端复合肥,氮磷钾都配够了,还加入了生物药,科技含量高。
吃喝全免费还送小礼物 拉拢村民购买化肥
该名“专家”在反复宣讲自己的肥料如何高端的同时,还一再宣称厂家补贴推广,当天购买,买一吨送半吨,活动结束优惠就没有了。从画面可以看出听课的群众普遍年龄偏大。授课结束后,这家公司还原地安排听课的群众就餐,进行免费宴请,就餐结束还赠送小礼物,以此进一步拉拢群众购买他们的化肥。
买一吨送半吨 伪劣农资冒充名牌高端肥
开讲座,请吃饭,农资还买一吨送半吨,“忽悠团”口中的名牌高端复合肥,究竟含有何种成分?
当地警方接到群众反映后,就联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这批化肥进行了抽检。
丰城市公安局森林分局食药知大队教导员 常海波:他们宣传的是复合肥,而实际上的化肥只有氮肥在里面。
宣称氮磷钾都配够了的高端复合肥,包装袋上也明确标注氮磷钾≥18%,而实际成分只有氮,基本没有其他微量元素,完全不符合“复合肥”应有的氮磷钾国家标准,这就是典型的伪劣农资。
丰城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法庭庭长 陈琳:他们销售的复合肥是有知名品牌的外包装,还伪造了一个虚假的合格证。
丰城市公安局森林分局食药知大队教导员 常海波:他们还配备了相应的检测报告以及合法的商标,披着合法的外衣售卖伪劣的化肥。
市场上复合肥的售价要比单一的氮肥贵一倍左右,农民在这里花高价买的复合肥实际只是氮肥,正值春耕时节,这样的伪劣化肥在让农民直接遭受金钱损失的同时,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降低农作物产量甚至导致绝收。此前,当地种粮农民就已经上过这样的农资下乡“忽悠团”的当了。
受骗农户 孙先生:我是上一年参加过这种活动,当时买两吨送一吨,我觉得蛮实惠的。回去用过以后发现化肥一点肥力都没有,后来我又花钱到正规商店买的化肥,多花了一万多块钱。今年他们又让我来参加这种活动,我一看和去年套路一样,只不过换了一批人。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16人团伙流窜作案
销售伪劣农资,损害农民切身利益,危害粮食安全。骗子们的“画皮”被揭开,当地警方立刻对他们展开了进一步侦查和抓捕。
警方侦查发现,这个犯罪团伙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在江西省多个市县进行了流窜作案,仅在丰城就到过七个乡镇售卖伪劣化肥。
丰城市公安局森林分局食药知大队教导员 常海波:基本上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某个地方顶多是待三到四天。种粮大户比较多的乡镇会简单停留后,就前往下一个县市。
通过调查走访,警方发现这个犯罪团伙共有16名成员,以张某和司某为首。张某负责整个团队的运营,司某负责整个团队的工资发放和行程安排等。还有一个所谓的专家李某,李某在负责授课忽悠农民的同时,还负责团队的先行踩点,选择授课的大型酒店,选择好地点后,业务员就上场了。
丰城市公安局森林分局食药知大队教导员 常海波:该团伙的十一名业务员会分散去各个农户家中把农户拉过来,以吃饭送小礼品等方式,在吃饭中由李某对农户进行虚假宣传,夸大该化肥的功效,以买一吨送半吨的形式暴利销售这批化肥。
掌握了该团伙的确切犯罪证据后,警方准备对他们实施抓捕,但这时他们发现这伙人已经离开江西流窜到了福建省的光泽县,当地作案4天后,又流窜到了福建省的顺昌县。为了及时打掉这个犯罪团伙,江西丰城警方抓住时机,立即派出40名特警赶赴现场,在凌晨对他们实施了抓捕,1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销售伪劣农资 主犯获刑11年
16名犯罪嫌疑人落网后,经过一定的司法程序,最后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对这起典型的销售伪劣农资案进行了审理宣判。
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张某、司某在明知从被告人焦某处购买的化肥包装袋为复合肥(标注氮磷钾≥18%)、实际为氮肥的情况下,纠集被告人李某等十余人,先后在江西、福建多地售卖伪劣化肥,销售金额共计177万余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司某等人销售不合格化肥,其行为均已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告人焦某将氮肥装入复合肥包装袋内冒充复合肥进行销售,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最终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九十万元;
判处被告人司某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九十万元;
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被告人焦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十三万元;
其他被告人也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至二年不等刑罚,并处罚金。
部分被告人被宣告缓刑。
一审判决后,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认为一审判决过重,并进行了上诉,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一审法律适用、量刑尺度等方面进行了逐一复核。
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 丁圣翔: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假扮专家 利用促销等话术骗取农民购买
法官介绍,这起销售伪劣农资案非常典型,犯罪团伙通过赠送礼品、免费吃饭等小恩小惠吸引农民参加“讲座”,再由不法分子假扮专家推荐农资产品,最后利用打折、促销等话术骗取农民购买伪劣农资,再加上农民使用假劣农资后可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察觉其品质不良的特点,疯狂流窜作案,严重侵害了农民权益,危害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依照我国刑法相关规定,生产销售假冒农资伪劣产品,涉嫌犯销售伪劣产品罪,最高可能判处有期徒刑15年,甚至无期徒刑。
丰城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法庭庭长 陈琳:在此我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在购买农资产品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正规渠道购买,如果碰到以低价贩卖或者以忽悠形式贩卖产品,一定要引起重视,建议向相关部门去反映。如果已经上当受骗的,建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