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共筑国家安全防线

湖北省网络和数据安全协会  2025-04-14 13:13:11
分享到:

一、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由来

《国家安全法》共七章八十四条,自2015年7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规定,国家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2016年4月15日是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以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法,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2025年4月15日是《国家安全法》实施10周年,国家安全教育主题升级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10周年。

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感受10年来国家安全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积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关于国家安全的基本知识

(一)国家安全的基本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二)国家安全包括的重点领域

国家安全涉及的16个重点领域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生物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等。

三、准确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

2014年4月,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2021年3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025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进行第十九次集中学习中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事关事业兴旺发达、事关人民美好生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家更加安全、社会更加有序、治理更加有效、人民更加满意上持续用力,把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们党关于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新时代党中央对我国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和安全挑战的系统回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安全领域的集中体现,科学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一)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

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统筹协调,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推动各级党委(党组)把国家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

(二)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三)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权益,始终把人民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力量,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

(四)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努力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全面提高国家安全工作能力和水平。

(五)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生命线,关系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必须始终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始终以政治上的清醒和主动牢牢把握国家安全的主导权。

(六)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

统筹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发展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作用,用好国家安全政策工具箱。

(七)坚持把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

我们必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力争把可能带来重大风险的隐患发现和处置于萌芽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八)坚持推进国际共同安全

高举合作、创新、法治、共赢的旗帜,推动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九)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法治思维,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不断塑造国家安全态势的能力。

(十)坚持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国家安全战线党的建设,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打造坚不可摧的国家安全干部队伍。

四、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国家安全的论述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这些论述明确了国家安全工作维护和塑造并举的努力方向,提出了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战略要求,部署了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由以事后处置为主向以事前预防为主转型的战略任务,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安全工作的主动性、进取性、创造性。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五、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国家安全不是遥远的“谍战片”而是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近在咫尺。国家安全,你我都是受益者。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人人都不是局外人、旁观者,而是人人有责,更需人人尽责。

日常生活中应警惕哪些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1.一些可疑人员未经批准到内部做调查,进行科技、经济、企业等情况搜集。发现这种情况不能随意提供,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2.警惕境外电台、电视、网络等传媒的煽动、造谣。

3.一些境外组织和人员经常出现在我军事、保密单位周边,乘机盗取秘密情报和信息,如遇有可疑人员要立即报告。

4.一些有境外背景的组织和个人,利用一些群众不满情绪,煽动与政府对抗。遇到这些情况,应立即报告。

责任编辑 夏燃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