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我们 | 陈守权:“工程老板”返乡种田 变身“新农人”带富乡亲
从工程老板到种田“新手”,荆州市纪南文旅区纪南镇的陈守权返乡创业,流转三千多亩土地发展油稻轮作,创办合作社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新时代的我们,来看“工程老板”陈守权如何从“种田小白”成长为科技新农人。
陈守权原是重庆奉节人,90年代随父母移民到丰收村,从此这就成为他的家乡。陈守权先后在贵州、广西等地打工、做工程,慢慢的生意越做越大。虽人在他乡,但他心中一直牵挂着家乡。
2023年,陈守权回到家乡,在村里的支持下,流转了三千多亩土地,采取油稻轮作的方式种植,返乡创业。
荆州市五月花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陈守权:大田作物是我的初衷,就是回来种田的这个初衷。
荆州市纪南文旅区纪南镇丰收村党总支书记 杨简:他回来之后承包了这片土地之后,带动了我们周边老百姓的就业问题,也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
一个干工程的老手突然成为了一个种田的“新手”,这样跨行,困难可想而知。第一年陈守权就亏了,他也成了村民口中的“傻瓜”。
荆州市五月花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陈守权:都说我是个傻瓜。亏了嘛。
不会就学,一年多的时间里,陈守权努力充实自己,积极学习种田技术,参与新农人培训,他也慢慢从种田“小白”成为一名“新农人”。
荆州市五月花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陈守权:比如说像我们的荆州市农科院农机推广中心,我也在极力地在请他们技术支撑,向他们靠拢,请他们做我们的坚实后盾、技术保障,去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为了掌握农业机械技术,陈守权相继购入无人机、收割机、耕地拖拉机等设备,整日忙碌在田间地头,推动合作社产业升级,向科技化、智能化迈进。返乡创业“有劲头”,村民致富“有奔头”,除了发展好种植合作社之外,他还和村里一起办起了农机合作社,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荆州市纪南文旅区纪南镇丰收村党总支书记 杨简:帮助他周边的一些村民种地,有些技术上的难题他也会主动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做事也非常踏实。
陈守权说,干农业五分在人,五分在天,他一定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让这一方水土更好地养育家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各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成效,使他信心倍增。
荆州市五月花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陈守权:下一步建设好育秧工厂、烘干厂、农机合作社,服务好当地的乡亲们,跟他们增产增收。
(长江云新闻 荆州台记者 陈叶 廖程帆 责任编辑 范莉 谢宝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