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读文物丨中国第一封家书——木牍家书
古泽云梦是秦楚汉文化的交汇之地,这里先后出土了五批七种战国秦汉简牍,为研究楚秦汉嬗递、秦汉大一统进程中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填补了传世文献的诸多空白。
历史宛在眼前,文明辉光灿然。《“秒”读文物》专栏带领大家了解云梦发掘出来的各类珍贵文物,一同领略这块神奇土地璀璨的历史文化。今天推出第四期《中国第一封家书——木牍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4号秦墓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清理墓室时,两枚木牍意外地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中。这两枚木牍,一枚保存完好,长23.4厘米、宽3.7厘米、厚0.25厘米;另一枚则略有残缺,长16厘米、宽2.8厘米、厚0.3厘米。木牍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共计527个,据考证,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家信。
墓主人是生活在战国晚期的一名普通秦国人,名叫衷。这两枚木牍,正是黑夫与惊写给家中长兄衷的家书。它们被衷视为珍宝,带入墓中作为陪葬品,得以保存至今。这一偶然的发现,不仅让我们得以一窥战国时期士兵的生活状态,更让我们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亲情与温暖。
两封书信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黑夫和惊向兄长与母亲问安,询问姑姐是否平安生产,汇报他们正在淮阳打仗,并向家人报平安;第二部分说他们缺衣少钱,希望家里能够火速寄衣寄钱,不然“即死矣”。
从信的内容,我们还能看出黑夫与惊兄弟二人情感十分细腻,对家中的关心事无巨细。“惊远家故,衷教诏妴,令毋敢远就取新。惊敢大心问姑秭,姑子产得毋恙……?”在信中,黑夫和惊不仅叮嘱媳妇,不要去离家太远的地方捡柴火,还关心姑姐生孩子是否顺利。
信中写到“黑夫等直佐淮阳”,即黑夫与惊当时正在淮阳打仗。淮阳是战国晚期楚国的都城,因此这两封家书可能正是在秦国大一统过程中的秦楚大战时写下的。
根据文献记载,淮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期间。那时秦国发动的统一战争已接近尾声,其中楚国是秦国最为强大的对手。从信中可以看出,黑夫与惊是秦国部队的两名普通士兵。
信中写有:“书到皆为报,报必言相家爵来未来,告黑夫其未来状。”写的是黑夫关切地问兄长衷,自己的“爵位”有没有得到落实,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告诉自己。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制定了普通民众以军功授爵位的制度。从信中可以看出,秦朝制定的普通民众以军功授爵位的制度极大激励了前线战士的斗志,继而成为秦国兵力强盛的重要保障。
中国第一封家书——木牍家书不仅为淮阳之战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史实依据,还延伸出来许多秦国军事制度等相关议题,如秦代士兵衣服的供给问题,以及当时的邮传通信发展情况。
这封距今时隔两千多年的家书,刻录在木牍之上,既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印记,也蕴藏着中国人血浓于水的亲情印记。它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两千多年前亲情的温度,同时真实展现出那段战火中的历史。
记者:邱林
一审:白晋霞
二审:韩书林
三审:吴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