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 | 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吴春桥:造就“毫米级”砌筑大师
在职业技能的舞台上,无数平凡的名字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书写出了属于自己的非凡篇章。他们用执着追求和专业技术,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也为社会注入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力量。吴春桥从一名生产一线的砌筑小工,到中华技能大奖设立以来的首位筑炉领域获奖者、全国冶金建设高级技能专家,30多年来,他深耕高温冶金炉砌筑行业,练成了 “毫米级”筑炉工艺。来看这位大国工匠吴春桥如何以工匠精神铸就“毫米级” 砌筑标杆。
今年7月,52岁的吴春桥入选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被选送到清华大学培训,能得到这份荣誉,得益于吴春桥手上的“真功夫”。轻松拿起一块十几斤重的耐火砖,打灰、定位、调整、收灰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的动作背后,是日复一日地反复练习。
大国工匠培育对象、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建设分公司砌筑工 吴春桥:每天都比别人早到一个小时,一天下来大概要砌四五百块砖,我的指纹被砖给磨没了。
焦炉的全高垂直度误差需控制在正负3毫米以内,墙体表面平整度则需控制在4毫米以内,吴春桥经历无数次的训练,将这两项指标都控制在了1毫米以内,且砌体泥浆饱满度达到99%以上。
大国工匠培育对象、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建设分公司砌筑工 吴春桥:如果灰缝不符合规范要求,会造成有毒气体的窜漏透火,会对炉体造成损伤,严重的话可能还会造成安全事故,时刻绷紧脑子里的这根弦,也是出于对这份工作的敬畏。
凭借这份执着与敬畏,吴春桥与上万吨耐火砖打过交道,累计参与了30多座冶金炉的筑造,如今,他又将目光投向了技术创新。作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办人,近年来,他带领创新团队累计完成国家专利127项,省部级工法9篇,省部级科技成果6项,眼下,他正和团队专注于一款焦炉炉头砌筑机器人的研究,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砌筑效率。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建设分公司技术中心员工 唐林涛:我们要比标准做得更好,他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也深深地感染了我。
大国工匠培育对象、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建设分公司砌筑工 吴春桥:做好传帮带工作,通过技艺的传承,培育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黄玉 宛宇 通讯员 黎甜 张文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