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中部百强”,沙市靠什么?
新型城镇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动力,以城镇和产业“双集中”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荆州先行先试,沙市城区领跑,致力城市能级提升,“人产城”融合,集聚沙市新活力。近日,《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发布,沙市区上榜2024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
加快建设荆州新城 推动城市面貌蝶变
冬日暖阳下,荆州新城产业孵化中心(东塔)主楼区域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焊花闪烁,一片繁忙景象。荆州第一高楼——产业孵化中心(东塔)目前已完成筑底,即将“破土而出”。
荆州新城城市展厅
目前,城市展厅、活力公园、长大沙市附中等8个项目已建成开放,“九横八纵”的主干路网体系基本建成,城市客厅智慧中心、荆州市产业孵化中心、江汉平原产业交流中心等41个项目正加快推进。荆州新城这片未来之城正从规划蓝图变成美丽实景图。
荆州新城“九横八纵”交通路网
新城,新窗口。沙市区正全力推动荆州新城建设,加快打造“城市新中心、江汉新引擎”。按照“三高地四中心”的定位,投入资金7.8亿元,征收村(居)民房屋808户、企业7家,征收土地2109.4亩。实施招商突破行动,中国银行、安良百货、中石油等10个项目成功签约。启动建设城市中轴线核心区,加快企事业单位征迁,规划建设会展中心、规划展览馆、五星级酒店等,着力推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统筹做好教育医疗资源配置、便民服务设施完善等工作,集聚更多新市民。
精细更新沙市老城 老旧街区焕发新生
“上午在大赛巷过早,中午到社区食堂吃饭,下午到老年活动室参加活动,身体不舒服就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健康检查,每一个地方的距离不过三五分钟的步行路程。”这是家住中山街道江汉社区的张姨妈对平日生活的描述。
江汉社区公共活动场地
江汉社区完成了老旧小区改造和各类管网的更新,以及供水、排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升级,成为荆州市唯一入选“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的社区。类似这样的“小城故事”越来越多。
老人们在工农村社区食堂内自助选择菜品
近年来,沙市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积极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建立“两个2/3”机制,将“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贯穿改造全过程、各环节,老旧小区实现“逆生长”。完成2005年以前老旧小区改造3.95万户,投资11.8亿元实现2000年以前老旧小区“应改尽改”。探索可持续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推动沙市老城补短板、强服务、创场景,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全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有效覆盖率达到97.6%。完善基础设施,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全区50家社区食堂,解决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投入资金5768.5万元,改造升级农贸市场13家,新改扩建公厕36座、垃圾中转站13座,新建“口袋公园”16处,新增临时停车位348个,推动红星路创建省级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
柳垸二路口袋公园
聚焦流域综合治理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过去的柳林洲沙石漫天、垃圾遍地,“搬、转、改、迁”,经过生态修复,岸线变绿了,水变清了。以滨江绿道为纽带,露天运动场、室内活动场馆等串珠成链,一座“临江、近江、见江”的生态公园精彩蝶变,生态美了。
柳林洲公园
在荆州新城白水滩片区,通过湿地保护与修复,恢复了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使白水滩片区及上下游渠道水质下降趋势得到遏制,形成流域生态良性循环,打造城市生态“绿肺”,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白水滩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
“人产城”融合绿色低碳发展是基底。沙市区坚持流域统筹、单元控制、系统均衡,以沙市全域为四级流域片区,做好“四水同治”文章,坚决打好洪湖流域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攻坚战。坚持特色化发展、项目化落实、机制化推进、科学化考评,谋划实施总投资1786亿元的282个项目。江瀚新材料扩建等144个项目加快实施,柳林洲生态修复工程等87个项目建成达效。锚定“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目标,以天井剅渠小流域52.47平方公里为“底图单元”,扎实开展水环境专项治理、富民产业发展等五大行动,谋划实施总投资12.6亿元的14个项目,已建成5个、在建4个、拟开工1个、申报4个,在建项目总体形象进度达55%。
探索城市风道、水道、绿道建设,做实河湖长制、小微水体“一长两员”等制度,接续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精心绘就“水润江津、灵动沙市”新画卷,沙市城市活力也将不断被激发!
(长江云新闻记者 何进 沙市区融媒体中心 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