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党风政风热线走进城市社区
10月25日下午,走基层、务实干、优服务、促发展——2023年“党风政风热线走基层”系列活动第三场“走进城市社区”特别节目在襄州区金华街道铁四院社区举行。
本期节目由襄阳市委组织部(市委主体责任办)、襄阳市作风办主办,襄州区委、襄州区人民政府、襄阳广播电视台承办。
“党风政风热线走进城市社区”
特别节目
通过央视频客户端
央视频移动网
长江云120家客户端
汉水襄阳客户端
FM104襄阳之声视频号、微博、抖音
汉江创客视频号
襄州融媒等进行全媒体现场直播
第一轮访谈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有所为,民有所获。“党风政风热线”上线单位真情为民服务,聚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随着基层治理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基层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高,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现场访谈
襄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朱守强(中)、襄州区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冯道新(右二)、襄州区张湾街道党工委书记莫春志(左二)、襄州区金华街道铁四院社区党委书记黄兆旭(左一)。
襄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朱守强指出,抓好社区治理十分重要,要坚持共同缔造,凝聚治理合力,发动党员居民共同参与,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要坚持网格化管理,践行为民初心。要坚持群众首创,发挥示范引领。要坚持科技创新,营造安全保障。要在全市深入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搭建智慧小区物联网平台。
襄州区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冯道新指出,襄州区坚持党建引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全力破解基层治理中的难题,全面夯实平安建设根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治理格局精细化,推动党组织网络延伸到基层治理末梢。治理主体多元化,激发基层自治动力。基层管理专业化,以专业的服务增进群众福祉。治理方式智能化,推进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融合。
襄州区张湾街道党工委书记莫春志表示,街道办事处从“一大一小”上小功夫。“大”就是要提升街道党工委的统筹能力,实行多元共治。“小”就是要划小治理单位,提供精细化服务。
襄州区金华街道铁四院社区党委书记黄兆旭介绍,铁四院社区探索出了一套“一个核心、一窗通办、零距离驿站”的“一一零”新模式。
现场互动
▲襄州区肖湾街道腾飞社区工作者徐博文说,社区推出“腾飞夜话”平台,探索形成社区治理“四管三带”工作法,打通了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百米”。
▲襄州区金华街道铁四院社区居民高秉万说,小区存在的问题社区非常重视,听取大家意见并逐项提出解决方案,帮居民彻底解决了许多民生问题。
第二轮访谈
大国之大,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情。目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调查研究,如何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关键是要走进千家万户,听群众实话、看群众实情、查群众实需。下面,通过采访短片,来看看城市社区治理中,还有哪些“群众呼声”。
现场回应群众的“呼声”就是行动的“哨声”,活动现场相关部门依次进行了回应。
▲襄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俊说,针对滨湖社区存在的问题,襄城区委组织部将快速调剂充实力量,合理划分网格,进一步强化关心关爱举措,让社区工作人员能够静下心、俯下身、扎下根,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
▲襄州区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崔影说,针对云湾社区就近开展便民服务的问题,计划在云湾社区金华街道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功能,预计11月底前可实际投入运行。
▲襄州区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卓俊超说,在了解到清风园小区的居民健身需求后,襄州区文旅局第一时间开展了调研,将清风园小区健身设施配置纳入工作规划,预计所有健身器材在10月底11月初投入使用。
▲东津新区(经开区)六两河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主任吴勇说,对于居民反映的唐白河畔儿童碰碰车、气枪等摊贩资质问题、露营安全问题,街道积极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坚持“疏堵结合”方式,在保证城市“烟火气”的同时强化监督管理。
现场访谈
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部门要通过加强服务,把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办好,以此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襄阳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郑小松(右二)、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毕雪芳(左二)、襄阳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章成强(左一)。
襄阳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郑小松介绍,我市从2021年开始在全市部署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成立市、县、乡三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积极推动“平台、资源、服务”下沉基层,构建“统一领导、资源共享、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的基层治理体系,促进城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
襄阳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毕雪芳介绍,襄阳市民政部门及时出台《方案》,构建“一老一小”幸福生活圈,实施“银发暖心”、开展关爱帮扶,激发银发力量、促进老有所为等6项工作任务、18项具体任务和61项项目支撑正在稳步推进,积极发挥全市社区作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让老人颐养天年、让孩子幸福成长。
襄阳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章成强介绍,市住建局坚持党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共同缔造统筹推进社区物业管理工作提质增效。下一步,市住建局也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从广大居民业主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物业问题着手,提升社区居民满意度,推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襄阳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韶华说,市医保局建立了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制度,取消了起付线,病种也增加到37种;增强了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减负功能,提高了困难群众救助和保障水平,让参保群众就近就便享受便捷服务。
▲襄阳市公积金中心党组成员苗向阳说,今年以来,我市降低首付款比例,购买首套房贷款将贷款金额上限由60万元提高至70万元,对购买首套住房的,借款人年龄由退休年龄后5年延长至10年。
▲襄阳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毛唯说,近年来,我市持续完善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单人户”享受低保、特困供养等政策。在全省率先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从0-10岁扩龄到15岁。推动脑瘫患儿、自闭症患儿门诊康复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付范围政策实施。并对新录取的高校残疾考生进行一次性就学资助,缓解残疾考生家庭困难。
接听热线
有听众通过“党风政风热线特别节目”第二现场设置的热线电话反映:襄州区第七中学门前有游散摊点,导致道路拥堵。
▲张湾街道执法中心队长胡国勇说,张湾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将加大巡查、管控力度,采取延长下班时间、加强薄弱时段执法力量、加大查处力度等措施开展整治行动,及时劝离流动摊点、规范店外经营活动,打造更加整洁、有序、优美的城市市容环境。
有听众通过“党风政风热线特别节目”第二现场设置的热线电话反映:樊城区月亮湾西门到柿铺的河堤上安装了路灯,但是有一段路二十多个路灯都没亮,希望尽快维修好路灯。
▲樊城区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光远说,将积极联系施工单位,制定维修计划,尽快推动路灯、景观灯维修工作,并建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
第三轮访谈
现场访谈
襄阳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周攀(中),襄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尤海英(右二)、襄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灵超(左一),樊城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组织部部长杨永亮(左二)。
襄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尤海英表示,近年来,襄州区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深入实施“强基赋能”工程,全域推进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把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贯穿治理的各方面、各环节,最大限度激发人民群众自治热情,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得到了有力提升。
樊城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组织部部长杨永亮表示,立足樊城都市特征,以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为契机,用好共同缔造“金钥匙”,着力构建党建引领、智慧支撑、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
襄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灵超表示,通过深化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如物业服务管理、小区环境卫生整治等,发动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培育社区居民共同体意识,营造和谐邻里关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襄阳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周攀表示,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下一阶段重点着力优化治理单元、着力建强治理队伍、着力突破治理难点,以实施基层党建“强基赋能”工程为总抓手,结合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活动现场,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襄阳市公交集团、襄阳市公积金中心襄州办事处、中国移动襄州分公司、襄州区医保局、襄州区公安局、襄州区司法局现场为社区居民送服务。
活动现场
还为社区居民带来了文艺表演
在今年8月16号举办的“党风政风热线走进产业链”特别节目中,企业代表反映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眼下这些问题解决的怎么样?节目现场播放了记者回访短片,涉及的问题一一得到回应和解决。
接下来2023年“党风政风热线走基层”系列活动还将走进服务一线!
2023年“党风政风热线走基层”系列活动共四期。
第1期:2023年“党风政风热线走基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党风政风热线走进乡村”特别节目
第2期:“党风政风热线走进产业链”特别节目
第3期:“党风政风热线走进城市社区”特别节目
第4期:“党风政风热线走进服务一线”特别节目
通讯员:别亚飞、徐辉、汪岩岩
长江云记者:易星
编辑:杨旭宇、杨霞、李燕飞、蔡彦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