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家长被老师踢出群聊 “家校共育”怎么变味了

  2023-03-24 11:56:11
分享到:

只因吐槽“又有作业了”,河南一家长被老师踢出群聊。同是孩子教育的“合伙人”,“家校共育”怎么“变了味”呢?来看报道。

近日河南焦作沁阳市一名小学生的父亲在社交平台发布的视频引发大量网友关注。该家长称,17日晚,老师发布作业,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并提交观看的照片和心得体会。由于他在班级群抱怨了一句“家长又有作业了”,不但被老师踢出群聊,还被老师打电话“教育”。19日上午,沁阳市教育部门回应称,已介入调查。

河南焦作沁阳市教育局工作人员

这件事情我们相关科室正在调查了解。

此视频一出迅速冲上热搜,引发热议。大多数网友指责老师的行为过激;也有网友表示“家长不应该当着多人的面表达对老师工作的不满”。

1、因为平时家长的话可能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比较大,而且希望就是更多的教育职责能够由老师来承担,跟现在学校的教育理念也有一些不同。

2、老师把很多的那个就是应该承担的一些责任可能推给家长了,所以家长本身可能也有一些怨气。

一位中学老师表示,就这件事本身来看,家长和老师的言行都有不妥的地方。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高级教师 朱培红:教师组建家长微信群的目的是便于家校沟通,所以一个问题无论是非,无论大小在群聊的环境下都容易被放大。如果家长对老师的工作存在一些疑问,想提建议,更好的方式是私下和老师交流,这样更能够平静地客观地进行探讨/从教师层面上来看,首先我觉得这位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工作过于情绪化,简单粗暴地直接将家长剔出微信群的做法非常不妥。

那么,家校合作到底该如何有效开展,家长群又该承担怎样的作用?一线教师认为,家长与老师理应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家校合作的本意并不是什么都让家长代劳,让家长群变成孩子的作业通知群、收发群和监督群。这么做本身也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高级教师 朱培红:家长群里每天发布作业,让家长监督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孩子们的自主性、习惯性和内驱力的培养与挖掘,孩子被动,家长被动,长期下去缺乏积极性。家长工作后还要看管孩子,身心俱疲,我认为这样做法应该有所改进。

专家认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家校合作关系必须从孩子的成长需要出发,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将彼此视为孩子教育的“合伙人”,厘清相互的责任边界,相互尊重、有效沟通,才能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中国教育在线执行总编辑 任蕾:比如说我们说这种学科的知识性的学习,其实是应该由学校来去负责完成的,但是毕竟孩子在去完成作业,完成这个行为的时候,更多的他是在家庭里面,所以有一些基本的这个习惯,其实还是需要家长来去监督和督促孩子来去完成的,应该由家长起到更多的一些责任。

(来源:经视直播 编辑: 李海 责任编辑:王千)

责任编辑 王千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