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让肺结核无处遁形
肺结核病感染早期因为症状隐秘,除了用CT胸片筛查外,很难被发现。最近,武汉市利用大数据平台与人工智能AI技术相结合,筑牢了结核病健康防线。
上午,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影像中心,医生正在阅览一张ct胸片。不过,这张胸片不是来自医院,而是由武汉市汉阳区江堤街社区医疗机构上传到公共卫生云平台的。
武汉市肺科医院影像中心医师组组长 李宝学:通过这个片子可以确定患者患上了结核病。
武汉市肺科医院信息科主任 李明:我们发现结核病真正的漏诊率最高的点不在于大型三甲医院,而在于基层卫生。因为基层卫生(机构)对结核病的诊疗和经验有限,导致他有可能会进行一个漏诊,然后如果结核病的话一旦漏诊,他也有可能会增加患者的费用。
为了降低肺结核漏诊率,武汉市卫健委搭建了一个公共卫生云平台,武汉市所有加入平台的医疗机构拍摄的每一张CT胸片都会汇集到这一平台。
武汉市肺科医院信息科主任 李明:我们在应用平台装了一个人工智能,安装了一个人工智能,这样我们这个人工智能就可以不停的去把找到可疑的结核病影像数据,把这个影像数据交给我们专业的结核病诊断专家进行一个诊断进行诊断好了。
肺结核感染早期隐匿性非常强,如果发现不及时,有可能造成疾病传播。通过这种大数据抓取模式,患者只要在武汉市医疗机构就医,无论是否感染了肺结核,所有患者的胸片都会统一接受筛查,这样就极大降低了漏诊率。但海量的CT胸片,影像科医生看得过来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人工智能系统出马了。
武汉市肺科医院影像中心医师组组长 李宝学:我们人工阅片大约1两分钟一张,AI可能一两秒。它发现一个病灶或者确诊后,这仅仅是一个初筛,人工主要是定诊,排查一下。
武汉市肺科医院信息科主任 李明:如果我们发现这个是个新发的病例被漏诊了,我们会有专门的顾问医生去及时的去追踪到患者,让患者尽早的到定点医院进行发现和治疗,这样减少患者跑去就医的时间,去诊断的时间,我们而且大大减少患者的相关的费用。
(来源:经视直播 记者:童亮 李鹏 通讯员:张全录 责任编辑:王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