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女技工张慧玲:我在武汉造地铁
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我们特别推出特别策划《了不起的姐妹》,关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女性代表,了解她们的故事。位于武汉黄陂的“地铁之家”——武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眼下正是一派繁忙景象,生产线上一节节地铁车厢正在组装调试中,年轻的技术工人各司其职,“95后”女技工张慧玲就是其中一员,她最爱听的音乐不是什么流行歌、古典轻音乐,而是充满重金属风的工业奏鸣曲。
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张慧玲:最常听到的就是电钻、敲击的声音,叉车司机送物料忙碌的声音,开关门滴答滴答、滴滴的声音,乘客信息报站的时候,欢迎乘坐武汉地铁线路。整个的声音就像一个交响曲一样,工业的交响曲一样。
2023年2月下旬武汉黄陂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张慧玲:我叫张慧玲,今年27岁,是武汉长客的一名调试工,目前参与武汉地铁生产已经有7条线了。
1996年出生的张慧玲是个土生土长的武汉女孩6年前从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入职武汉长客这也是武汉最大的地铁整车生产企业。
张慧玲:咱们现在进行的是地铁5号线的一个加车项目,第一组车进行试制工作。这个星期相对忙一点的话可能就是(晚上)九十点钟下班。
1996年出生的张慧玲是个土生土长的武汉女孩6年前从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入职武汉长客这也是武汉最大的地铁整车生产企业。
5号线是武汉首条采用无人驾驶技术的地铁线路难度大、要求高,经历过该项目的张慧玲成长很快。
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张慧玲:六年以来经历过装配车电工以及调试工的岗位。就像一个建筑师一样,车厢从空壳一个过来,我们再进行零部件的安装,添砖加瓦一样一步一步让这个东西像房子一样建起来。
在男女比例为10:1的生产车间张慧玲巾帼不让须眉连年获得“技能标兵”“优秀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
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张慧玲:理论知识一个要扎实,第二个动手能力要精、要够细,根根接线无差错,目前我已经是万根接线无差错了。
张慧玲和丈夫杨舟同岁,两人同年入职这对“95后”小夫妻在工作中互相支持、互助成长。
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张慧玲:去年过年的时候成的家,结的婚。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杨舟:有时候我都睡醒一觉了,她还在房间看原理书,那个原理书非常厚,她一页一页地翻,有时候会把我翻醒。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张慧玲:我的信念其实和公司一样,永不懈怠、追求卓越,当你觉得不行的时候,越要努力一把,突破自己。
高速发展的行业 新的挑战不断张慧玲秉持工匠精神 脚踏实地 精益求精。
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张慧玲:我刚来那会儿,车厢小、人比较挤,在车厢里面干活儿空间不够大;现在咱们在台位干活,人不动车动,车流起来,需要的一些问题都能用手机来操作,在屏幕上汇报一些问题,现在条件变好了,信息化程度变高了。
张慧玲:这条产线其实是一个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的精益产线。当前工位、台位以及车辆的完成程度都能够直接看得到。
截至2022年底,武汉地铁运营里程504.3公里,全国第七。武汉地铁将延伸到6个城市,打造“轨道上的武汉都市圈”。目前武汉地铁“汉产”列车比例超过50%,主要来自中车长客武汉黄陂基地和中车株机武汉江夏基地。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技术女工张慧玲们的舞台也越来越辽阔。
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张慧玲:很自豪 ,我就天生属于轨道交通行业的一份子,我当然希望以后,不仅仅是在武汉制造咱们武汉的车厢,还希望在武汉制造各地、各个城市的车,然后让每一个城市都留下我们武汉轨道交通人的身影。
(来源:经视直播 记者:刘萍 李岩 通讯员: 胡祺娟 责任编辑:王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