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天门:抢救性发掘保护沿江高铁沿线文物
作为国家级重点项目,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的建设正如火如荼,与此同时,项目沿线的文物保护工作也在加紧进行,在湖北天门境内就有8个文物点正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发掘进展如何?来看记者报道。
位于天门市石家河镇的王家坡遗址,高铁线路从遗址中部经过,记者在现场800平米的发掘探方里看到,十多个考古人员正小心翼翼地刮着土层,12个探方已完成一半左右,出土器物主要以陶器、石斧为主,形状、品类非常丰富。
天门市王家坡遗址考古人员杜小兵:“底下有一个陶坛,那边有两个,它们是相对称的,我们在这里面清了很多骨架,还有红烧土,初步判定的是墓葬区陪葬品。目前出土大约20多件文物,比较完整的有七八件左右。”
天门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的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附属聚落最多的新石器时代大型城址聚落遗址。年代跨度距今6000至4000年,地底下有着丰富的遗迹和遗物。所以在沿江高铁建设前进行抢救性发掘保护就非常必要。为此,湖北省文物局在全省抽调了骨干力量,在王家坡遗址、梅家大湾遗址等8个遗址点,对超过5000平米的文物点进行发掘。
天门市博物馆馆长邓千武:“我们在全省抽调了60余名考古工作者,对天门境内的8个文物点同时进行抢救性的挖掘工作,在今年年底12月份以前,完成我们这个抢救性的考古工作,让沿江高铁的项目顺利进行。”
据介绍,目前发掘出土的器物主要为油子岭、屈家岭文化时期一直到石家河文化时期,既有墓葬、也有遗址,均严格按照考古流程进行,待发掘结束后,一些器物还将在修复后对外展出。
天门市博物馆馆长邓千武:“对于我们出土的器物,今后会进行修复整理并且还要出简报和报告,对弘扬我们这个历史文化,有非常好的宣传作用。对这次我们抢救性考古的成果,我们将会在天门市博物馆进行专题的展览。”
(湖北广电天门融媒体记者站 姚涛 天门台 乔文年 责任编辑 郑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