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里的十万个为什么⑧ | 李大钊为什么被毛泽东视为"真正的老师"?
1920年2月中旬,年关将至。一辆带篷的骡车自北京朝阳门缓缓驶出。车上坐着一个商人模样的人,操着北方口音,从容应对一路盘查,车内的人则一声不吭。
到了去天津的大道上,两人开始轻声地谈论着关于在中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骡车上的两个“商人”,一个叫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另一个叫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为摆脱警察的拘捕,由李陪同到天津。马车颠簸一路,着实让两人不舒服,但这一颠,也颠出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一段佳话。
李大钊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李大钊一生的真实写照,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致力于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巩固与发展,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出了杰出贡献。虽然未曾担任党内要职,但却被毛泽东视为"真正的老师"。
为什么被毛泽东视为"真正的老师"?
1918年冬,古老的北京城大雪纷飞,北大图书馆内,一个操着湖南口音的小伙子熟练地整理完一堆杂乱的书籍,经过红楼一层东南角的一个办公室,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李先生”,旧式长袍,圆脸黑胡,厚圆镜片。小伙子有点不知所措,先生朝他笑着点了点头。
毛泽东后来在和斯诺谈话时怀着深厚的感情说:我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曾经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李大钊是我“真正的老师”。
毛泽东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期间,正是李大钊开始向中国民众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重要时期。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大力宣传和不懈实践,深刻地影响着毛泽东,而毛泽东蓬勃的革命思想和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也深得李大钊的赞赏。和青年毛泽东一起工作,李大钊更为深刻地看到“新青年的创造能力”,展望着二十世纪人类“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毛泽东曾先后两次到北京。第一次在北京的时间是1918年8月19日至1919年3月12日。第二次在北京的时间是1919年12月18日至1920年4月11日,在这两次北京之行中,李大钊都对毛泽东的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从介绍十月革命的革命经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到创建一个又一个的先进组织,再到中共一大的筹备,李大钊都起到了先锋与领路人的作用。
作为老师,李大钊深刻意识到,青年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希望所在,因此他广泛结交青年朋友,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提携扶植,指引青年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包括毛泽东在内,李大钊的红色旗帜下,还围绕着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黄日葵、罗章龙、刘仁静等一批进步青年。
高呼“共产党万岁”,从容就义!
1922年中共二大后,李大钊受党组织委派,三赴上海,两到广州,与孙中山商谈国共合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1925年5月,中共中央北方执行委员会成立,李大钊任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是中国北方革命运动的伟大领袖,他在北方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工农城市运动,建立党的组织。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北方政治形势日益恶化,李大钊一直受到北洋政府通缉。党组织和战友们都劝他离开,但他认为北京还有不少重要工作要做,要留下来继续战斗。
就义时的李大钊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派大批军警包围了苏联使馆,李大钊连同留京的国共两党工作人员共60余人一同被捕。在狱中,李大钊承认自己为马克思学说崇信者,故加入共产党,其他一概不知。他写下《狱中自述》,公开昭示自己“自束发受书,即矢忠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的人生理想和革命历程,表示“为功为罪,所不暇计”。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英勇不屈。4月28日,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高呼“共产党万岁”,从容就义,时年尚不足三十八周岁。
李大钊生前曾撰有一篇短文《牺牲》:“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李大钊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爱国精神、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永远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来源 综合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军网 责任编辑 骆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