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朱集镇:夹河明珠冉冉升起
“两河碧水夹境过、一舟沃土孕商机。”春节期间,在襄州区朱集镇的白河岸边万亩林果基地,虽然不是赏花采摘时机,这里仍然是游人如织,网红桥上,人来人往;白河岸边,春风荡霓裳。
朱集镇处在唐河、白河两条河流中间,是一个淤积平原,有着“夹河明珠”之美誉。春节期间,来到白河边上的潘湾村段,如今水质逐渐变好,正在进行沿岸生态修复。借助梨花节品牌效应,该镇大力开发建设唐白河旅游观光带,林果产业将带动这里成为一个旅游景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百姓生活品质。2018年,朱集镇潘湾村被确定为襄州区乡村振兴重点村,该镇按照群众为本、产业为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四位一体”的现代乡村建设理念,因地制宜编制规划蓝图,围绕一轴(生态景观轴)、一带(白河户外休闲拓展带)、三片(形象展示片区、梨乡文创商业片区、梨园风光览胜片区)的功能布局,在项目启动区按“启、承、转、合”四大功能结构板块,科学合理地依规推进,创建以特色梨园风情为元素的“鄂北梨乡、花海云居”——潘湾·乡村振兴农旅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打造农旅融合的AAA级景区。
一枝花连通城乡,一枝花催生百业。潘湾村大力实施“三乡工程”,共同致力于建设潘家院子、农家乐等具有乡土风情的餐饮、民宿、娱乐、体验活动场所。已经改造提升30家农家乐、15家民宿等,配套建设田间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等旅游设施,初步具备接待能力,为襄州区已经形成的生态游、文化游、历史游等多种旅游业态增添了新内容。
近年来,潘湾村全力打造“襄阳黄梨”地理标志品牌,依托梨树种植和梨花节平台,接环补链、提升品牌,发展四季观光游,将万亩梨园和白河风光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开发,引入社会资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景点,打造白河生态旅游走廊。
该村成立林果专业合作社,统一采购果树苗,对果园实行统一管理,邀请农业专家为村民提供果树修剪、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专业培训,联系客商统一采购,朱集镇为村民发展林果产业提供“一条龙”服务,让村民得到了实惠。“以前,地里种花生,每亩每年顶多有1000元收入。现在,梨树亩产能达到6000斤,远销广东、福建等地,每亩每年能赚5000元到8000元。”该村党支部书记潘勇军说。
春分已过,大地回暖。白河岸边,柳树已吐新芽,成群的白鹭、鸬鹚在岸边水面觅食,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走进村庄,沿着木栈道,游人仿佛行走在河面。抬眼望去,农家乐清晰可见。该镇着眼长远,对潘湾村乡村振兴制定了高标准规划,绘出了蓝图:打造“从试点到示范”的美丽乡村样板;打造全时段旅游、特色梨园风情、鄂北民宿原生态特色;打造河岸观光带、景观带,抓好生态修复。
据悉,该镇坚持“农旅结合、文旅融合、统筹城乡、全域发展”理念,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以白河沿岸万亩梨园景区为突破口,接环补链,打造亮点,提升品牌,杨岗村依托千亩荷塘、小桥流水人家,打造襄阳现实版“荷塘月色”,旺午村挖掘乡村民俗部落文化,打造集观光、休闲、娱乐、餐饮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区,并积极融入全市“都市一小时”旅游圈、经济圈,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绿色,正成为朱集镇乡村振兴亮丽的底色。做好生态建设这篇大文章,朱集已尝到甜头。鄂北梨乡,一头连着乡村的美丽和活力,通向都市人的世外桃源和田园梦想;一头连着乡村商业价值的提升,更好地带动新农村的发展。
据悉,按照全区“十四五”发展布局中“构建现代农业融合体系”要求,朱集镇将打造以林果为主的赏花采摘休闲区,争当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强区建设排头兵。办好朱集梨花节等节会活动,以节促游,促进“文创”与“文旅”融合发展。引导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打造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的乡村精品民宿。
全媒体记者:崔海晗
来源:云上襄州
(责任编辑:许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