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80后童话作家邹超颖:现在是童话创作最好的时代
邹超颖,一个80后专门写童话的武汉女孩,冰心儿童文学奖获得者。日前,在武汉“荟聚童话节”上,作为为数不多的本土青年童话作家邹超颖坦言,现在是童话创作最好的时代。
绘本馆、少儿听书APP、公共幼儿阅读空间、还有热闹的童话节……如今,少儿读书成为了当下最流行的“关键词”之一。连续举办四年的武汉荟聚中心“童话节”也成为了家长带娃的必到“打卡地”。而这一切,在80后的武汉童话作家邹超颖看来,幼儿读书的市场热潮正刚刚到来:
“整个出版市场、特别是幼儿出版市场,我们说是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十年。你可以看到无论是图书馆、绘本馆现在是如雨后春笋的出来了。为什么?这个(对幼儿图书的)需求太大了。”
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思想传承到80、90一代家长身上时,教孩子读绘本往往成为了这些年轻父母的第一课。如何选绘本、怎么读故事、该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邹超颖坦言,年轻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远胜于我们的父辈们,而且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比如用手机听故事:
“其实,现在父母们也许自己不怎么读书,但是他们都拼命让自己的孩子读到好故事、听到好故事。我曾经写过一个童话系列“盒子勇士”,杭州一家公司将故事做成了一个音频APP,结果在手机上的点击率过亿,用手机给孩子听故事已经是很多家长的选择。”
市场的庞大需求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多元,让邹超颖这样的80后青年童话作家开始了更多尝试,将童话故事变成IP传播产品,通过书籍、动画片、电影、童话剧、音频APP、甚至是游戏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的传播方式让现在的童话故事更立体、更动人: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童话创作最好的年代呢?因为传播渠道太多了,互联网让很多童话形象生动起来,我自己的几个童话都拍成了动画电影,我也正在进行IP孵化的尝试,甚至创作一个童话周边产品。我是创作者,但同时还有更多人帮我做设计、做动画、做产品,最终形成一个以故事为核心的IP生态,现在国内这方面的能力已经越来越成熟了。”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邹超颖这十年的时间里创作了二十多部童话作品,这位从小看郑渊洁童话长大的新一代童话创作者也已经是一个4岁女孩的母亲,而这位会写童话的母亲,常常会将女儿的生活细节写进童话里,在她看来,离生活更近的童话,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故事。
“现在很多动画创作团队都有儿童心理学家的参与了。我们创作故事,必须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比如《哪吒》,只要故事讲好了,有生活气息了,很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会成为新的IP。我也会,为之努力。”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邓吉 通讯员 万凌艳 责任编辑 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