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专业与职业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 “悬壶济世 妙手回春”!

湖北之声高招热线  2017-05-16 11:46:32
分享到: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王彦春,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解剖学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委员,湖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1项,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计划项目及重大项目各1项,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1项,入选教育部2010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徐晓惠,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医临床基础)在读硕士研究生

1、王院长今天我们介绍的专业是中医学,听名字简单明了,朴实无华,结合湖北中医药大学的校名,这应该是学校最基础、最经典也是最具特色的专业了吧?

王彦春:中医学是我校主干、优势、特色学科,早在1958年建校之初即开设中医学本科专业,1978年开展中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1993年内经学获准为博士点;2005年获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

我校是我省最早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省属高校。早在1990年,我校中医基础理论、针灸学等中医学二级学科即作为省级重点学科立项建设。2013年,我校中医学一级学科获批为省级重点优势学科立项建设。2015年获批湖北省“中医传承与创新”学科群立项建设。

2、我看到中医学专业又有了一些更细致的区分,比如有5+3一体化,还有学制5年的,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各自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如何?

王彦春:

中医学(5+3一体化) 学制八年 文理兼招

培养目标:能运用中医诊疗思维方法、技能和基本的现代医学知识,从事中医医疗与预防等工作的高级中医临床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系统而扎实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必要的西医学知识;熟练掌握全面的中医临床诊治和必要的西医诊疗技能,具有较强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有处理急、危、重病症的能力;毕业时达到中医住院医师水平;具备基本的中医临床科研能力。

主干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培养模式: 采取八年贯通式一体化设计的培养方式,实行学生分段考核、动态管理。以研究生及住院医师双重培养目标为指引,实现五年学校本科教育与三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前五年按本科生待遇,后三年按研究生待遇。

学位授予:通过五年本科学习和三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绩合格,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符合我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并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

就业去向:主要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医学院校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教学和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中医学 学制五年 文理兼招

培养目标:具备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学专门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中医师。

培养要求: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方药理论和临床医学理论;掌握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中医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具备熟练阅读古典医籍和查阅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具备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相关领域科技研究发展动态的能力和从事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干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内经、方剂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药理学、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急诊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内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学等。

培养模式:在加强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侧重中医学的基本素质教育,注重人文素质培养,中医文化的熏陶、中医思维的培养和中医临床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发展潜力的塑造。 

学位授予: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士学位,并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就业去向:主要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医学院校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教学和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中医四大经典名著

3、中医学专业近几年主要的科研项目、社会实践,对学界、社会的影响?

王彦春:学校现有国医大师1人,湖北中医大师8人,湖北中医名师15人,湖北名师1人,以及众多省内知名专家。以强大的专家队伍为基础,学校充分发挥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的功能:

1.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为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咨询。本学科参与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七部分皮肤针、鼻针疗法操作规范国家标准、中医病症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的制定。

2.加强产学研用结合、技术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学校与湖北省知名企业劲酒集团合作建立研究生工作站,支持地方企业发展。

3.承担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依托国家中医肝病医疗中心、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临床肝病基地、国家重点专科(中医脑病、肾病、针灸)及湖北省重点专科等医疗平台为广大病患提供服务。

4.在弘扬优秀文化、推进科学普及、服务社会大众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多次受到团中央、全国学联、团省委的表彰。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称号。

5.举办重要学术会议。比如近4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就有5次,推动了中医学研究国际化。

6.创办学术期刊。创办期刊有《湖北中医杂志》《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中西结合肝病杂志》、《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4种。

7.引领学术发展。我校为世针联教育工作委员、世中联李时珍研究会、中国针灸学会针刀专委会、湖北省中医学会挂靠单位。

4、大学阶段有没有跟随老师参与过一些科研课题或社会实践(实习)项目,主要做哪些工作?从中学到了什么?

徐晓惠:我本科就读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大二曾参加创新实验团队,研究课题是:针刺与针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的差异,期间主要负责准备开题报告、进行动物实验、取材、撰写结题论文等,此次参与科研课题让我学到很多,首先,作为一名医学生要有较高的科研素质和动手能力,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是根本。第二,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也十分关键。

5、自己对于找工作有哪些打算,意向单位有哪些?身边同专业的同学就业方向有哪些?想要找到理想的工作,大学阶段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徐晓惠:有意向的单位是医院和中医院校,身边同专业的同学就业方向主要有:医院、考研、自主创业等。要想找到理想的工作,大学阶段需要做一下准备:首先,认真上课,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扎实学好理论知识,课余时间多阅读本专业相关书籍,充分利用互联网了解本专业前沿资讯。第二,认真参加实践学习,锻炼动手能力,为日后走上临床打下基础。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学生在实习实践

6、中医学专业可以报考研究生的方向及如何准备?

王彦春:我校是全国较早开办中医本科教育和最早开办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是湖北省第一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湖北省首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省属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着比较深厚的底蕴和扎实的基础。依据目前教育部及我校招生简章报考条件要求,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及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生可报考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基础等专业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报考以当年我校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至于如何准备,我想一方面和所有有志考研的学生一样,大学阶段要及早确定学习目标,做好生涯规划;另一方面,要了解中医人才培养的特点,本科教育还是一种基础教育,而中医的基础在经典,我们在人才培养中强调的是“通人文、读经典、重临床、强能力”,考生要把对经典的理解和掌握作为备考的基础。

7、对有意愿就读该专业的高三学生的建议

王彦春: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我们提几点希望:

1.加强对中医的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建立起对中医的基本认知,同时更重要的是强化对中医的认同和情感,逐步培养学习的兴趣。

2.加强对传统文化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贯穿着哲学思维,凝聚着智慧结晶,学好中医,离不开传统文化,离不开经典著作。

3.做好吃苦的准备。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有人说,学医难,学中医更难,不无道理。同学们要掌握中医的奥妙,须做好下苦功的准备。

最后依然是自己和“自己”合影时间

(责任编辑 朱熠)

责任编辑 朱熠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