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荆州沙市:一支球拍舞动全城

江汉风  2025-11-28 14:57:41
分享到:

全运会赛场传来连环捷报。荆州沙市籍运动员王祉怡勇夺羽毛球女单金牌,帮助湖北队时隔60年重返该项目巅峰;朱轩辰斩获男单银牌,潘胤龙助力湖北青年男团摘银;群众组选手也拿下全国第四。从吉新鹏、谌龙到新一代小将,沙市这片热土已走出6位羽毛球世界冠军。

一支球拍何以舞动全城?冠军之花为何常开不败?答案藏在街头巷尾的热爱里,藏在科学完善的体系中,更藏在城市与梦想的同频共振中。

全民羽热 让运动融入城市日常

顶尖冠军或许百年一遇,但深厚的群众土壤却能年年孕育希望。在沙市,羽毛球已经不再是专业选手的“专属运动”,而是融入了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45个羽毛球俱乐部、50多个专业场馆遍地开花,区羽协会员超2000人,8万多名爱好者在街头球场、专业场馆尽情挥拍。

这份全民涌动的“羽球热”,让运动深植城市基因,成为沙市最鲜活的城市名片,更成为重塑城市品质和产业格局的重要动力。

赛事现场,羽毛小将奋力拼搏

体系铸剑 青训网络织就冠军摇篮

冠军从不是“横空出世”,而是全链条青训体系的精准浇灌。从8所羽毛球示范校的启蒙兴趣,到红门路学校“低年级培兴趣、中年级练技术、高年级精战术”的三段式科学教学,体系在起点处便播下了热爱与专业的种子。荆州市体校丁启红、张倩等启蒙教练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将“球不落地、永不放弃”的精神深植新一代球员心中。

更难得的是无可比拟的“冠军加持”——谌龙、郭振东、龚伟杰等世界冠军化身“校外辅导员”,带着顶尖技术与赛场经验进校园,用薪火相传点燃少年梦想。再加上直通省队、国家队的“绿色通道”,朱轩辰、潘胤龙等新秀沿着这条专属赛道,完成了从沙市球场到国家殿堂的华丽跨越。

奥运冠军谌龙走进校园,与学生交流互动

政策乘风 城市战略与个体梦想同频

好政策是梦想的东风,更是产业的沃土。沙市区委、区政府重磅加码,今年5月出台《沙市区促进羽毛球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1000万元专项资金精准发力,从赛事、场馆、人才到业态全链条赋能:社会资本办赛有支持,场馆新建升级有补贴,教练输送人才有奖励,让每一份热忱都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支撑。

更懂年轻人需求的沙市,还推出“羽球青春夜校”点燃下班后的活力,开发冠军文创解锁潮流玩法,推动羽毛球与文旅、消费深度绑定。运动不止于挥拍,更能带动就业、拉动经济,形成“体育+”的多元生态。

永不满足 荣誉归零再启新程

永不满足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全运会的捷报是肯定,更是新的发令枪。奖牌只能证明过去,对沙市而言,此刻最重要的不是沉醉于“摇篮”的光环,而是思考如何让这片土壤更肥沃、更开放。

教练会为苗子定制成长路径,社区会为集训家庭提供支持,街坊邻里的加油声至今回荡在运动健儿们的记忆里……一座城与一项运动的“双向奔赴”,靠的不是短期突击,而是日复一日的深耕、环环相扣的协作。

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最好的氛围不是口号,而是习惯。

2025年湖北省羽毛球青少年俱乐部联赛在沙市区举行

一颗羽毛球,可以激发一座城的活力;一项运动,可以塑造一座城的品格。从20世纪80年代业余体校的根基筑牢,到如今“校园+体校+产业”生态闭环成形,从冠军教练的薪火相传到政策支持的持续加码,沙市“羽冠摇篮”的炼成,离不开最浓的热爱、最实的体系、最暖的支持,更离不开这座城市“肯拼搏、能坚持、善作为”的精神内核。

这,就是冠军传奇永不落幕的终极密码!

通讯员:张志敏 编辑:张倩

一审:唐杰

二审:王桃芳

三审:江敏

责任编辑 李雪婷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