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咸宁咸安:多维服务绘就“夕阳红”新图景

云上咸宁  2025-11-28 14:44:50
分享到:

在咸宁市咸安区温泉街道学府社区,一场围绕“养老”到“享老”的生动实践正悄然改变着3000余名老年人的生活。面对老年人口占比高达20%的老龄化现实,该社区党委以创建“老年人友好型社区”为抓手,通过构建“网格+服务”“膳食+关怀”“文化+赋能”“空间+共享”四维体系,织密养老服务网络。截至目前,社区养老服务已覆盖辖区内85%的老年人,日均服务超100人次,有效提升了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小李,太感谢你了!你可是帮了我们家大忙!”近日,温泉街道地质队小区居民聂大爷的女婿对学府社区网格员李慧娟说道。原来,聂大爷急诊在咸宁市中心医院住院期间病情加重,情况紧急来不及办理手续就转院到武汉协和医院。因子女远在外地,办理异地转诊手续成了难题。情急之下,老人女婿尝试着拨通了社区电话,网格员李慧娟了解情况后,主动代办,迅速办结手续并通过线上传送办理回执,解了燃眉之急。

这样高效、温情的代办服务,是社区网格员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2025年以来,社区网格员已累计为老年人提供医保代办、待遇认证、政策咨询等“一站式”代办服务超过1000次,办结率达到100%,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老人少跑腿”,让网格代办成为服务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的暖心桥。

针对独居、空巢老人“吃饭难”问题,学府社区有效整合辖区资源,设立两家社区食堂。食堂环境整洁,根据老年人口味和健康需求,提供少油、少盐、软烂的营养餐食,并对60岁老人享八折,75岁以上老人免费,大部分老人一顿饭花费不到10元。两家食堂日均服务老人约80人次,切实解决了老人们的用餐难题。

“以前一个人做饭,做多了吃不完,做少了不值当。现在走几步就能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便宜又省心!”正在用餐的李奶奶笑着说。社区食堂不仅是解决温饱的场所,更成为老人们聊天交流的“社交客厅”,洋溢着欢声笑语。

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社区同样高度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通过链接咸宁职教集团、湖北省第四地质大队等辖区资源,邀请退休教师、书法爱好者等“银发人才”,免费开办老年书法班。截至目前,该班已累计开办2期,学员规模达100余人次,成为社区最受欢迎的文化活动之一。

“退休后总觉得空落落的,现在每周都盼着来上课,和大家一起写写字、聊聊天,心情特别舒畅!”书法班学员刘阿姨分享道。从最初握笔颤抖到如今挥洒自如,老人们不仅在横竖撇捺间传承着传统文化,更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与心灵慰藉。

社区还联合辖区单位、高校等力量,定期开设“老年讲堂”,内容涵盖反诈防骗、健康养生等多个方面,并组织开展健康义诊服务,帮助老年居民增长知识、守护健康,拥抱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阳光明媚普长乐,退休赋闲享年华。文明建设人年轻,乒乓竞技乐其中。”这首小诗描绘的,正是学府社区长乐小区老年人的日常。借助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社区充分听取民意,巧妙利用公共空间建起了面积达200平方米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如今,阅览室、棋牌室、户外健身区成了老人们的“快乐大本营”,欢声笑语不断。“现在好了,老姐妹天天都能聚在一起,跳跳舞、打打球,日子有滋有味!”经常来参加活动的陈阿姨开心地说。

从一餐热饭的温暖,到一方天地的欢笑,再到精神文化的滋养,学府社区正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对老年人的关爱从“有”做到“优”,精心编织着一张充满温情的养老服务网。社区党委书记葛琼表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服务老人就是服务我们的未来。我们将继续倾听老年朋友的心声,不断拓展和深化服务,努力让每一位老人在社区大家庭中,感受到家的温暖、晚年的幸福。”

记者 程四兰 通讯员 吴美荣

一审:金崇

二审:刘思祺

三审:汪洋

责任编辑 李雪婷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