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建好新时代“鱼米之乡”,从这场三农盛会看见湖北答案!

长江云新闻  2025-11-28 12:11:50
分享到:

在华夏大地的怀抱中,

有一片经历史熏陶、被山川眷顾的土地。

长江之腰,汉水之滨,

南来北往,东承西启。

这里江河纵横、水韵灵动,

这里平畴沃野、物阜民康。

这里,是湖北——

1062公里的长江径流,

奔涌着“千湖之省”的豪情万丈;

土壤肥沃的荆楚大地,

蕴藏着“鱼米之乡”的丰沛给养。


大国粮仓·大好“丰”光

深藏着长江稻作文明的起源,

“湖广熟 天下足”这句古谚,

早在5000年前的屈家岭文化埋下了伏笔。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

湖北18.5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处处回荡着“粮稳天下安”的农忙交响。

稻花香里说丰年,

说的

“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精妙融合”

颂的是“稳面积、提单产的丰收礼赞”

扎牢“米袋子”、扶稳“油瓶子”

装满“果盘子”、挎好“菜篮子”

稳生猪、兴奶业、优水产,

奋楫在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区

的新征程中,

湖北“丰”光大好!


科创领航·智在四方

这片土地

自古流传着“开创进取”的美谈。

炎帝神农在这里遍尝百草,

“诗祖”屈原在这里“上下求索”。

“茶圣”陆羽在这里

写下划时代的《茶经》,

毕昇在这里发明了改变世界的活字印刷术,

“药圣”李时珍在这里

著成“东方医药巨典”《本草纲目》。

从来不缺拓路攻坚的勇气和魄力,

荆楚大地镌刻着“创新”基因、

彰显着硬核实力。

高产高蛋白宜机收玉米

培育取得新突破,

二十年磨一剑的

全球首创“稻米造血”横空出世,

“无肌间刺武昌鱼”的诞生

让“吃鱼自由”轻松实现,

首创秸秆基全生物降解地膜

为破解农业白色污染贡献着“中国方案”。

放眼湖北,

农业科技创新因子奔涌跳跃,

这片备受瞩目的科技创新高地上,

绿意葱茏,硕果满枝!


极目楚天·链上争先

“江汉大米”蒸腾的饭香里,

闻得到江汉平原的温润气候;

“楚天好茶氤氲的茶香中,

品得出鄂西深山的缭绕云雾;

“仙桃黄鳝”纵身一跃,

游遍了全国,游向了世界;

“潜江龙虾”臂膀一挥,

在无尽延伸的产业链上

钳动了一条千亿赛道。

产业,为这片沃野注入了强劲动能。

“新”求变,

湖北十大农业产业链

激发着“现代农业”的蓬勃活力;

“质”而行,

九大省级区域公用品牌

代言着“荆楚优品”的独特魅力。


趣游湖北·品味“和美”

坚定实施“长江十年禁渔”

我们收获了

“鱼翔浅底、江豚逐浪”的生态图景;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我们描绘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温暖画卷。

看不够荆山楚水的眉清目秀,

数不尽大美湖北的“N种村游”。

春来,于世外茶园采一捧新绿;

夏至,在荷塘月下枕湖风入眠;

秋深,去武陵深山看层林尽染;

冬临,访古建筑群品山乡吊锅。

趣游湖北,耳畔时常还会传来

“村晚”的欢声笑语、“村BA”的激情呐喊,

那是勤劳淳朴的父老乡亲们

迈向新时代、携手奔小康的“幸福宣言”!


良田千顷,是为湖北。

安居乐业,是为家园。

生生不息,是为奋斗。

自然与科技和谐共生,

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湖北以担当为笔,以实干为墨,

正奋力书写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


作者 | 郭蜜蜜

编辑 | 舒畅 王芳

编审 | 涂丹

监制 | 王小红


责任编辑 许蓓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