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光谷启幕!全国顶级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 为何锁定湖北?

长江云新闻  2025-11-27 22:05:24
分享到:

11月28日,第三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在湖北武汉召开,大会以“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主题,现场围绕“研、会、才、聘”四大板块,既有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也有人力资源服务供需洽谈、港澳引才聚才以及重点产业专场招聘等活动,具有全国视野、荆楚特色和时代特征。这场由人社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武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顶级盛会,为何会落户湖北?答案藏在这片土地的人才基因、产业动能和政策温度里。

湖北人力资源服务业崛起:从产业园到领军企业

“办理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以前需要几天时间提交多项材料,现在只需要提交书面申请和承诺书即可当场拿证,效率真的太高了!”近日,湖北巨鸿国际劳务有限公司法人刘志桥在拿到许可证后,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助力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发展,为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服务。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湖北人力资源服务业迎来崭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已然铺就。湖北江汉平原(荆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日益壮大。该产业园地处荆州市中心城区繁华地带,采用PPP模式,由荆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湖北交投荆州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园区遵循“一园多区”的规划理念,占地1500平方米,目前已建成500平方米,吸引了中智人力、上海外服、智通人才等知名企业入驻,同时培育了湖北生生人力、鼎诚人力等本地企业。这里年服务劳动者数量高达50万人次,直接促进就业5万人次。湖北江汉平原(荆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繁荣,是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写照。

湖北实施领军企业培育计划,认定30家省级领军企业,培育打造12家省级服务业重点企业、民营企业百强,2家企业新三板挂牌,引领行业发展。布局建成30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其中1家国家级、7家省级和一批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2家国家级、1家省级人才市场,开展“一园一特色”“一园一品牌”建设。培育“蕲春艾灸师”“潜江龙虾工”“监利面点师”等劳务品牌,通过劳务品牌带动返乡创业,返乡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湖北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达到52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46家,百亿级规模企业1家,10亿级规模企业28家。一批企业入选全省服务业“五个一百工程”重点企业、民营企业百强、服务业企业百强,人力资源服务业“湖北军团”规模不断壮大。起点人力入选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年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锦绣人才等入选省专精特新企业名录。

打造聚才引智高地:院士扎堆的“人才蓄水池”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湖北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近年来,湖北将人才工作提升至全局战略高度,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近期还专门出台以战略科学家引领、科技领军人才登峰、卓越工程师壮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腾飞的“四大行动”,全力打造各展其能的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地,充分发挥人才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的引领驱动作用,为支点建设厚植人才新优势。

坐拥134所高校的湖北,从来不缺人才底气。武汉连续两年跻身全球科研城市前十,汇聚超40万研发人员以及千万级技能人才,高校集群形成天然“人才蓄水池”,武大、华科等高校不仅贡献了2025年湖北新增11位院士中的7席,更让全省院士总数突破90人,目前湖北两院院士总数93人,位居全国前列。

这种“人才富集效应”并非偶然:湖北构建了“1家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10家湖北实验室”的超级科研平台矩阵,从“人造太阳”到北斗导航,前沿领域的突破持续吸引高端人才集聚。更关键的是,人才培养形成“金字塔”体系:“光谷3551人才政策”累计吸引4400余名顶尖人才落户,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承担省级科研项目比例超50%,为人力资源服务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湖北大力推动在鄂高校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近三年新增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328个与重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新专业,有的放矢培养急需紧缺人才。此外,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武汉在未来产业高端存储、未来显示、先进封装、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领域先发优势愈发明显。

产才融合:以赛为媒的“生产力转化器”

如果说人才是“种子”,湖北则打造了让种子生根开花的“产业沃土”。此次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以“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主题,恰好契合湖北“以赛促产、以产聚才”的发展逻辑。

湖北筑牢“51020”产业底盘,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3大产业迈入万亿级,而新晋院士的研究领域精准匹配这些优势产业——芯片设计对应光芯屏端网、农业研究支撑现代农产品加工、高端装备技术赋能轨道交通。通过“尖刀工程”“北斗七星”成果转化机制,湖北让科技成果在省内快速落地转化,真正实现“人才效应→创新成果→产业价值”的闭环。此次大会搭建的供需对接平台,正是这种产才融合模式的全国性延伸。

以赛为媒,近年来,湖北在多项国际大赛上取得亮眼成绩。在2025年11月28日闭幕的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湖北斩获5金12银22铜,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一。这份成绩单背后,蕴藏着“湖北密码”,获得金奖的“荆楚人形机器人”团队,通过一双灵巧手,可以感知一根羽毛的重量。“荆楚人形机器人”项目技术研发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张宇豪自豪地介绍:“我们在手上面植入了视觉传感器,相当于在手上面装了眼睛,第二个是指尖的触觉传感器,它能够通过触觉感知去调整力的大小。”

在研发初期,面对国际主流采用的旋转电机驱动方案,团队选择了更具挑战的直线电机技术路线,能显著降低机器人能耗。但这一路径,需要攻克运控算法与核心零部件等“从0到1”的难题,正是湖北优良的科创环境,为团队走通这条创新之路提供了底气。

▲2025年“智慧之光”湖北省院士专家及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活动

好的创新科技成果如何快速落地?湖北连续8年举办“智慧之光”院士专家及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活动,现场路演现场对接现场签约,吸引超千位院士专家参与,发布成果与需求2700多项,成功推动百余位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在湖北落地转化。11月11日,由湖北省人社厅主办的2025年“智慧之光”湖北省院士专家及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活动在武汉举行,14个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5700多万元,其中近半数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现场发布了专家项目130个,展出专家科技“双创”成果68个,涵盖医疗、农业、数字智能装备等领域。

大赛有期,创新无限。湖北通过深化人才引进、促进项目落地、加强校企合作,将比赛的“创新加速度”转化为区域发展的“新质生产力”,让智慧的种子在此生根发芽,让创新的活力持续奔涌。

▲“博聚楚天·共建支点”2025年湖北省赴粤港澳大湾区招硕引博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我们要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为抓手,以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持续促进就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湖北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谋划了湖北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人力资源优质配比就是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

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选择湖北,既是对其人才储备、产业基础、政策环境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中部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殷切期待。当超 40 万研发人员遇上万亿级产业集群,当顶尖人才政策对接全国行业资源,湖北正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从“人才高地”向“全球创新策源地”跨越,为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提供 “湖北样本”。

(长江云新闻记者 管根稳 编审 刘征)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