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荆楚大交通 | 江汉运河联通“两江” 累计通航货物3200万吨

长江云新闻  2025-11-27 21:31:07
分享到:

江汉运河联通“两江” 累计通航货物3200万吨

位于荆州的江汉运河,全长约67公里,自2014年9月26日通航以来,打通了长江与汉江中游航运,累计通航货物3200万吨,助力沿线4市11个乡镇串珠成链,降低了区域物流成本。

在长江荆州市龙洲垸江汉运河船闸出口,一艘货轮从汉江经江汉运河驶入长江,准备前往枝江。

船长 袁师傅:从荆州(到武汉)走这个运河的话,可以节约两天的时间,汉江河水平稳些,节省半吨油,也就是节约个三四千块钱一趟。

江汉运河直接连接长江荆州段与汉江潜江段,使汉江中下游船舶无需绕行长江宜昌至武汉段,武汉至荆州的水运距离从1000公里以上缩减至400公里左右,运输效率提升60%以上。为了保证船舶快速通过船闸,江汉运河管理处还建立了“e船畅”APP,让船舶远程申报、调度查询更便捷。在龙洲垸船闸集控室,电脑屏幕上实时跳动着航道水位、船舶流量、船闸运行等数据,智能化管理场景一目了然。

湖北省江汉运河航道管理处副处长 彭兴无:在通航高峰的时候,我们就要打破我们正常的一个作息时间,早上基本上从6点开始,晚上到甚至作业到晚上10点,每天就当日清零所有需要有过闸需求的船舶全部放完,随到随过,不需要等待。

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江汉运河全线实现助航设施及电子监控系统太阳能供电全覆盖,靠船墩均安装风光互补灯,后续还将加大生态材料、生态工艺和生态护岸技术的应用力度。据统计,仅通过缩短航路、转移公路运量等,江汉运河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000吨,成为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的生动典范。

湖北省江汉运河航道管理处副处长 彭兴无:从2014年通航以来,我们已经累计通航了接近7万艘次,船舶总吨也接近5,500万左右,其中实际运行的货物量已经超过了3200万左右,交通运输的通行量,事实上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包括沿线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布局,都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长阳:打造全国水路旅游精品航线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近年来,长阳交通运输部门坚守清江一线,守护水路出行安全,畅通交通进出通道,打造全国水路旅游精品航线,发挥好交通开路先锋作用。

在宜昌长阳清江客运站码头,村民江德荣正在侯船大厅等待班船,准备坐船回家。

村民 江德荣:坐很方便,还不到半个小时,开车要一个小时,单趟十五块钱,(坐船)也就交9块钱。

清江横贯长阳148公里,自隔河岩水库蓄水后,不少区域被江水隔断,部分乡村地处库区沿岸,陆上交通建设难度大、成本高,水上公交成为补齐乡村交通短板的关键。长阳为畅通水路进出通道,开通了清江画廊景区旅游公交专线和航线内的便民水上公交,方便当地百姓和“乡村游”旅客进出。与此同时,长阳交通运输部门,按照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统一部署,从2023年开始,陆续投资690万元建设“美丽乡村渡口”。用3年时间,完成了长阳清江高坝洲库区、隔河岩库区7个涉水乡镇11处“美丽乡村渡口”提档升级建设,在保障村民出行和旅游发展的同时,守护清江画廊,保卫碧水安澜。

宜昌长阳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章一英:电化清江新下水3艘新能源船,配套了3处岸电设施、建成了船舶污染回收的码头和流动的回收船等配套设施,畅通了旅游航线的进出的通道,在景区航线内开通了水上公交。

2024年长阳水路运输客运量超6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554万人公里;其中清江画廊客运量超50万人次。在长阳,清江画廊是长江三峡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5A级景区,“长阳清江水路旅游客运航线——特色文化游”入选交通运输部50条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试点。

宜昌市港航建设维护中心纪委书记 朱慧敏:宜昌清江画廊航线以独有的山水景观和浓郁的土家文化,成为了宜昌交旅融合的一张靓丽名片。在创建过程中,宜昌交通港航部门主动扮演引导员、服务员和协调员的角色,联合文旅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力量,为精品航线的培育壮大提供全方位的保障,营造水运搭台、文旅唱戏,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宜都:最美农村公路串起产业链

今年10月底,宜昌宜都青林谜镇环线公路获评2024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这条路不仅是一条农村公路,更是一条共富路,当地通过交通+产业、交通+文旅的深度融合,助力形成宜都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

宜昌宜都青林谜镇环线公路全长22.5公里,由青周线、高南线、裴呙线、宋高线四条不同等级的农村公路组成,串起7个行政村。这条路从规划之初,就融合当地生态资源分布与农文旅康养产业发展需求,将路域环境、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纳入同步设计。就在路边的中国清江(宜都)鲟鱼谷,得益于便捷的交通,饲料直达基地,使得鲟鱼产品快速“游入”市场。

宜昌宜都清江鲟鱼谷养殖基地负责人 刘忠兴:基本上两天都有一车饲料的进出,大概就是3~4吨。我们公鱼的销售,每天接近5万斤到6万斤,每年我们鱼的进出大概接近有500万斤。道路变宽了以后,对我们后续的扩建、材料的进出,包括我们生产养殖这一块:鲟鱼苗种、饲料、买卖销售......速度上提升了,我们的运力相对于之前提高了30%。

眼下正是柑橘销售旺季,青林谜镇环线公路上,柑橘运输车来往穿梭。跟着车辆来到三峡柑橘交易中心,里面一派火热景象。黄灿灿的柑橘在分拣线上跳动,系统能自动检测出鲜果的含糖量、大小和重量,然后分类清洗包装。

湖北品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君:我们湖北品冠主要是以鲜果初加工为主,每天运出去的鲜果,大概200—300吨左右,到高速路口,然后到254省道都非常的便捷。

从柑橘种植、初加工销售,到柑橘的深加工销售,在宜都市已形成一个闭环的产业链,而连接产业的是纵横交错的公路网。

宜昌宜都高坝洲镇陈家岗村橘农 余兵:现在路都修好了,车子可以开到田边。

金萱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杜永军:今年,我们的龙芽在11月9日就开始上市第一批,采收期能一直到元月10日。今年我们的龙芽白菜比去年增加了100多亩,现在已经达到了400亩。今年龙芽白菜的产量可能在5000斤左右,预计每亩收益可以达到2万块。

以公路为纽带串联起高坝洲镇柑橘、鲟鱼、桑蚕、文旅康养“—主三特”产业,形成了柑橘、鲟鱼、小水果、文旅、康养五大产业链,80%以上农户纳入五大产业链,年带动农民增收超6亿元。围绕青林谜镇环线建成了17个村级物流网点,发展了300余家电商,年带动农产品销售1.5亿元,助力农产品出村、产业升级。

宜昌宜都农村公路服务中心书记、主任 张勇:我们以公路为脉络,串联了三峡橘醋文化园、国家柑橘公园、青林谜镇清、江湾旅游度假区、温泉酒店、水上乐园、高尔夫球场、三峡长颈鹿乐园等多个A级景点,借助公路的通达性,成功举办全国村晚、农民丰收等大型活动,青林谜镇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带动村民增收2000余万元。

随州:一号旅游公路 密织“快进慢游”路网

近年来,随州围绕全长156公里的一号旅游公路,重点打造串联城乡、激活文旅“黄金纽带”,密织快进慢游路网,打通旅游的“最后一公里“。如今19个核心景区,16个美丽乡村和8个农旅景点串联成网,吸引千万游客。

眼下正是随州银杏的观赏季,银杏谷仍迎来众多游客,旁边的桃园山庄老板孔祥军忙个不停。开了10多年农家乐的他,眼瞅着门口的路越修越宽,游客增多也让他的生意兴隆。

随州桃园山庄老板 孔祥军:现在公路修好了,就是畅通,四通八达,武汉周边的,还有襄阳的,还有河南的,都是回头客,一年营收130万,纯收入有30-50万。

他口中的公路就是随州重点打造的全长156公里的一号旅游公路,它以独特的“心形”设计,连通随州东等7个高速公路出入口与随州南站等2个高铁站,将随州博物馆、曾侯乙墓、银杏谷、明玉珍故里等19个核心景区,16个美丽乡村和8个农旅景点串联成网。与此同时,在省交通运输厅补助资金的支持下,当地交通部门对全线40.46公里基础设施实施改造升级,总投资2.8亿元,最宽的路面25.5米,还修建了徐家河环库路支线相连。

随州随县柳林镇人大副主席 王竞睎:通过交通线带动产业线,激活风景线这样一个发展理念,然后把我们镇上构建的目前是一带两廊10节点的这样一个农文旅产业融合的发展蓝图,今年以来我们陆续接待的游客应该是有2—3万人次,带动的营收产出应该也是有200万左右。

长江云新闻记者 许可 刘巧路 周科屹

荆州台 陈孝伍  通讯员 张聪

长阳台 尚思为 通讯员 申云蕾

宜都台 吴瀚

随州台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