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古城新韵 文旅产业破茧成蝶
“十四五”期间,荆州文旅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全市预计累计接待游客3.76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76.08亿元,较“十三五”期间分别增长82.5%和113.6%,文旅产业成为推动荆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宾阳楼下,身着战国袍的少女穿瓮城而过,摄影师快速按下快门,将“穿越”的瞬间定格。

荆州古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朱芳:打造沉浸式的文旅场景,从时下年轻人比较喜欢的战国袍旅拍打卡到今年新上映的《张公科举梦》、《荆州护城令》,沉浸式的互动情景剧,让游客“穿越”感受古城韵味和文化。
夜幕降临,数百架无人机翩然升起,勾勒出千年文化图腾;古城光影秀高潮迭起,一场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各地游客流连忘返。今年国庆,“千年一城满风华”项目首次串联东门、大北门、南门,将古城三大节点“串珠成链”,形成一条融合楚韵、英雄与市井风情的“千年风华”体验廊道。

荆州古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朱芳: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推进城墙游线贯通,夜游亮化升级,让荆州古城从观光地到“可触摸、可参与”的文化体验目的地。
从2020年的75万人次攀升至2024年的124万人次,荆州古城游客年接待量实现跨越式增长。科技为媒,让千年楚韵焕发新生。在荆州方特园内,《屈原》的诗人风骨与《楚乐》的编钟礼舞,通过全息投影与数控舞台,生动再现了楚国文化的瑰丽画卷。

华强方特(荆州)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余晨:开园至今,我们通过节点打造,成功推出了“方特中国年、方特花朝季、方特泼水节、山海奇幻夜”等紧扣季节特点以及荆楚文化的活动品牌,带动了荆州周边的住宿、餐饮、娱乐、交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五年来,荆州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荆州区浅山森林美术园、铜铃岗蔬菜主题公园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体育旅游成效显著,松滋洈水体育旅游线路获评国家级项目;夜间旅游精彩纷呈,纪南文旅区成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湖北文旅•荆街创成省级夜间消费聚集区。

荆州市文旅局副局长 李征宇:在“十四五”期间,荆州市依托我们的楚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长江文化等核心资源,推动文物遗产活化利用,策划了一系列沉浸式的旅游项目,构建形成以荆州古城为龙头,以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大洪湖红色生态旅游区等为支撑的全域旅游格局,实施文旅服务提质行动,规范旅游住宿,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打造了“快进慢游”的体系。
根据《荆州市整体提升文化影响力行动方案》,到2027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000亿元,建成全国特色旅游目的地。到2030年,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300亿元,建成全国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到2035年,全面建成荆楚文化权威阐释地、场景展现地、活动聚集地、旅游目的地。
长江云新闻记者 温少海 何进 荆州台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