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荆州 | 回望“十四五” “荆”彩新答卷

长江云新闻  2025-11-27 18:31:10
分享到:

智能加持 荆州工业净增超千亿元

五年,是一个时间刻度,也是一次跨越发展的历程。回望“十四五”,荆州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全市工业规模能级实现历史性跨越: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194亿元攀升至3239亿元,净增超千亿元,累计增长47.7%;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30多个月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连续两年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

在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冰分厂,门体生产线线长的曾德超正在检查生产线的运作情况。

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冰分厂门体生产线线长 曾德超:我们操作就只按一个开关,设备会自动进箱、出箱,自动注料、发泡、出箱,产量差不多翻了5倍。

2022年,美的冰箱荆州工厂斩获智能制造业的“奥斯卡”,成为湖北省第二家、荆州第一家“灯塔工厂”。和美的冰箱一样,它的配套企业——荆州市智翔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2023年也开启了5G全连接工厂的建设。

荆州市智翔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 杜真:一个产品需要四道工序来完成,就需要四个人来操作,一个人的人工工资是5000块钱,四个人就是2万块钱,我现在改成机械手,只需要两个人,质量会有大大的提升。

作为沙市区首家湖北省5G全连接工厂,智翔机械积极推动5G+工业互联网建设,将每道工序数据化,有效融合工厂生产数据、管理数据、运营数据等,让操作人员可以更快地对生产线变化作出响应,同时公司人力成本直降50%,产品交付周期平均缩短一半以上。

荆州市智翔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 杜真:之前我们单条生产线的日产量是2000件,一个月生产总量为30万件,通过5G改造,我们的单日产量一条线可以达到4000件,月生产可以达到50万件以上。

“十四五”期间,荆州锚定“23515”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坚持链群协同,围绕产业上下游,延链补链强链,打造产业集群发展高地。2020年至2024年,荆州规模以上工业净增541家,增长45.3%。

荆州市经信局企业发展科科长 李甘:“十四五”时期,全市深度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大力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截至目前,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到507家,位居全省的第五位。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蓄势。荆州将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基战略,加速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百亿级工业领军企业,助推“23515”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努力实现产业量级、发展层级、城市能级整体提升,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续写新的篇章。

古城新韵 文旅产业破茧成蝶

“十四五”期间,荆州文旅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全市预计累计接待游客3.76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76.08亿元,较“十三五”期间分别增长82.5%和113.6%,文旅产业成为推动荆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宾阳楼下,身着战国袍的少女穿瓮城而过,摄影师快速按下快门,将“穿越”的瞬间定格。

荆州古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朱芳:打造沉浸式的文旅场景,从时下年轻人比较喜欢的战国袍旅拍打卡到今年新上映的《张公科举梦》、《荆州护城令》,沉浸式的互动情景剧,让游客“穿越”感受古城韵味和文化。

夜幕降临,数百架无人机翩然升起,勾勒出千年文化图腾;古城光影秀高潮迭起,一场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各地游客流连忘返。今年国庆,“千年一城满风华”项目首次串联东门、大北门、南门,将古城三大节点“串珠成链”,形成一条融合楚韵、英雄与市井风情的“千年风华”体验廊道。

荆州古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朱芳: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推进城墙游线贯通,夜游亮化升级,让荆州古城从观光地到“可触摸、可参与”的文化体验目的地。

从2020年的75万人次攀升至2024年的124万人次,荆州古城游客年接待量实现跨越式增长。科技为媒,让千年楚韵焕发新生。在荆州方特园内,《屈原》的诗人风骨与《楚乐》的编钟礼舞,通过全息投影与数控舞台,生动再现了楚国文化的瑰丽画卷。

华强方特(荆州)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余晨:开园至今,我们通过节点打造,成功推出了“方特中国年、方特花朝季、方特泼水节、山海奇幻夜”等紧扣季节特点以及荆楚文化的活动品牌,带动了荆州周边的住宿、餐饮、娱乐、交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五年来,荆州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荆州区浅山森林美术园、铜铃岗蔬菜主题公园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体育旅游成效显著,松滋洈水体育旅游线路获评国家级项目;夜间旅游精彩纷呈,纪南文旅区成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湖北文旅•荆街创成省级夜间消费聚集区。

荆州市文旅局副局长 李征宇:在“十四五”期间,荆州市依托我们的楚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长江文化等核心资源,推动文物遗产活化利用,策划了一系列沉浸式的旅游项目,构建形成以荆州古城为龙头,以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大洪湖红色生态旅游区等为支撑的全域旅游格局,实施文旅服务提质行动,规范旅游住宿,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打造了“快进慢游”的体系。

根据《荆州市整体提升文化影响力行动方案》,到2027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000亿元,建成全国特色旅游目的地。到2030年,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300亿元,建成全国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到2035年,全面建成荆楚文化权威阐释地、场景展现地、活动聚集地、旅游目的地。

“铁水公空”立体成网 江海直达贯通内外

五年奋进,荆州交通迎来历史性跨越:港口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高速公路里程跃升至723公里,荆荆高铁飞驰,沙市机场通达27城。“十四五”的荆州,已构建起“一港九区”“一江六桥”、高速“五纵三横”、铁路“一横三纵一支”的立体交通新格局,以通达之路,开启开放发展新篇章。

10月底,荆州至扬州航线正式开通。至此,荆州沙市机场共计执飞18条航线,通达全国27座城市,旅客吞吐量已突破百万人次。

荆州机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永辉:“十五五”规划主要还是以改扩建为主,增加一个平滑,两个联络道,加六个远机位。通过几年努力,完成150万的吞吐量,力争达到200万。

当空中走廊日益繁忙,地上的“陆地通衢”也正在加速铺就。今年9月,设计时速350公里、全长116公里的襄荆高铁开通,与荆荆高铁、汉宜铁路、汉十高铁共同构成湖北首条高铁环线,串联起武汉、孝感、随州、襄阳、荆门、荆州、潜江、仙桃、天门等9个市。

旅客 腾先生:以前我们从荆州去襄阳需要从汉口中转,差不多要3个小时,这趟列车开通之后,我们从襄阳东到荆州只需要一个小时。

回望“十四五”,荆州“三路一桥”建成通车、李埠长江公铁大桥等四个百亿项目接连上马、高速里程跃升至723公里、4218公里农村公路助力荆州荣膺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示范突出单位。全市累计完成公路、水路投资将达到722亿元,投资完成额排名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开展的长江低空物流配送,实现了5分钟飞越长江的闪电送达,标志着“空中外卖”的时代正式开启。

荆州市港航物流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周耀华:通过无人机的精准投送,将每次的补给时间压缩到30分钟以内,为长江的过往船舶和船员筑起了“空中保障线”,首次实现了长江航道“水上运输干线+低空配送支线”的无缝衔接,让荆州在构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中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坐拥长江“黄金水道”的城市,荆州已初步形成以荆州港为核心的“一港九区”港口布局。2024年荆州完成货物吞吐量9000万吨;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308万吨,年底有望冲刺“亿吨大港”,成为湖北第五大亿吨港。站在“十五五”的新起点,荆州将继续以大交通引领大开放,加快建设长江中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长江云新闻记者 温少海 何进 荆州台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