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长枪短炮”准备,湖北观鸟季来了!

湖北文旅  2025-11-27 16:02:20
分享到:

上周,北北的摄影同事们集体玩起了失踪,电话不接、消息不回,北北急得团团转……

原来,数以百万计的候鸟宾客如约而至,将湖北的江湖湿地变成活力四射的“国际机场”,这群“长枪短炮”,全都“潜”进湿地公园、“猫”在水边,尽情参与这场天空与湿地的盛大邀约。

湖北观鸟季来了!这谁抵得住啊?

每年从10月开始,冬候鸟的“先头部队”便已振翅南飞,拉开漫长观鸟季的序幕。

这些来自远方的精灵将在此停驻、越冬,直至来年二三月春暖花开,才陆续启程北归。

眼下,武汉跨越半年的自然盛会已进入高潮,去年没来得及观鸟的你,可要抓住机会啦,错过又是一年!快和北北去瞧瞧吧~

上一个观鸟季,东湖“海鸥伴船”的奇景火了!当东湖游船缓缓划开碧波,成群的红嘴鸥便如约而至,它们舒展着双翼,在船侧、船尾追逐翻飞。时而俯冲掠过水面,激起细碎的金色浪花;时而悬停于船舷两侧,与游客对望。

船在湖中行,鸥在画中飞,这群灵动的舞者以蓝天为幕、湖光为景,上演着一场自然的舞动。

这梦幻的邂逅,已成为东湖冬季观鸟的必打卡场景!

这个冬季,首批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已跨越万里,如约飞抵武汉东湖开启它们的暖冬之旅。

不妨趁现在,来东湖会一会远方的客人,登上游船,在粼粼波光中缓缓穿行,以不打扰的方式,近距离观察这些“北方旅人”的冬日生活,感受来自西伯利亚的浪漫。

看罢红嘴鸥,东湖落雁景区还私藏着另一处震撼的奇观。

冬日的落雁景区,是鸬鹚的“王国”。这些一身玄衣的“捕鱼高手”,从远方迁徙而来,湖心的走人棋鸟岛便是它们的越冬大本营。

它们每日捕鱼为食,身手矫捷,为了减轻飞行负担也会随时排泄。

远远望去,树冠仿佛覆上了一层未化的积雪,其实,那些是鸬鹚日积月累留下的白色排泄物,也是它们在此生息最鲜活的证明。

东湖因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每年最多能吸引近五百只普通鸬鹚逐渐在此定居,成为鸟岛的“常客”。

东湖的冬候鸟有鸬鹚、红嘴鸥、凤头潜鸭、红头潜鸭、罗纹鸭、绿头鸭、鹊鸭、角䴙䴘、北红尾鸲、红胁蓝尾鸲等。

这个冬天,当你漫步东湖,别忘了在游赏湖光山色之际,留心身旁的水岸、枝头与天空,或许不经意间就能与这群冬日精灵不期而遇!

东湖游船“观鸟专线”

12月至次年2月为最佳观赏期

楚风园码头:营运时间10:00-16:00

梅园码头:营运时间10:00-16:00

凌波门码头:营运时间9:30-16:30


落雁景区观鸟点推荐

卵石滩

叠石观涛

候鸟生态展示长廊


(来源:武汉东湖)

图源:武汉临空港

冬日的府河湿地,广袤的滩涂上,芦花飞雪,在暖阳下泛着光芒。

图源:武汉临空港

短嘴豆雁成群掠过滩涂;灵巧的绿翅鸭如闪电般掠过水面;优雅的白琵鹭长喙在水中轻扫;修长的白腰杓鹬在浅水区低头觅食;而高贵典雅的小天鹅则在远处水面游弋……

这里是候鸟的豪华驿站,成千上万的冬候鸟栖息于此,每日上演着生机勃勃的自然剧场。

上图:东方白鹳 朱全宇/摄 图源:武汉观鸟

下图:红颈苇鹀 杨志锋/摄 图源:武汉观鸟

府河湿地在武汉东西湖区、黄陂区与孝感市孝南区之间,不仅是城区周边最易抵达的天然滩涂湿地,更是一处值得深思的生态保护样本。

这里因历史机缘未被过度开发,加之后期实施的围网保护,为候鸟筑起了一个难得的安宁家园。

图源:武汉临空港

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大,如今,白琵鹭、白腰杓鹬等国家二级珍稀鸟类,都成了这里的“常驻居民”。

站在观鸟台上,看万鸟齐飞,你会深觉生命迁徙的震撼与奇迹。

府河湿地观鸟指南

最佳观鸟时间:11月至次年1月

最佳观鸟点:府河湿地观鸟台

自驾路线:可导航“八房塆”,经由府河大堤或临空港大道直达观鸟平台


(来源:武汉临空港)

每当秋冬降临,涨渡湖的1.4万株池杉渐次染上锈红色,挺拔的树木在水中生出清晰的倒影,呈现一片蔚为壮观、视野开阔的“水上森林”。

这醉人的红,也吹响了集结的号角,唤来了远方的候鸟。

候鸟成群结队抵达后,成为了这片杉林的主角。

苍鹭如白衣隐士,在林间静立;反嘴鹬以其独特上翘的长喙,在浅滩上忙碌地扫觅;庞大的鸬鹚军团时而如乌云蔽日,时而在枝头晾晒墨色的双翼;灰雁盘旋空中,鸣叫声此起彼伏。

若你足够幸运,还能邂逅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看它在水中摇曳觅食。

更令观鸟爱好者惊喜的是,今年1月,连罕见的红喉潜鸟和憨态可掬的斑头秋沙鸭(因其眼部黑斑酷似熊猫,被爱称为“熊猫鸭”)也曾在此现身。

涨渡湖湿地观鸟指南

观鸟时间:

11月-次年2月观冬候鸟

4月-10月观夏候鸟

最佳观鸟点:“水上森林”区域


(来源:文旅新洲)

武汉南湖之滨的华中农业大学,本身就是一片观鸟秘境。

这里三面环湖,狮子山绵延起伏,近十公里的湖岸线与蜿蜒的林间小道交织成网,构建出森林、湿地、草甸与农田并存的复合生态系统。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其成为湖北省首个高校观鸟基地,也成为众多冬候鸟选择的城市驿站。

沿着湖边漫步,或在林间小径驻足,常能与这些羽客不期而遇。

楔尾伯劳  杜嘉和、路翌阳/摄  图源:华农野保

华中农业大学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观测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在秋季鸟类迁徙期间,协会累计开展校园野外观测30余次,共记录鸟类13目82种。

其中,武汉市留鸟共37种,夏候鸟12种,冬候鸟15种,旅鸟18种。迁徙性鸟类(包括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总计55种,占比超过半数(约54.9%),可见华农良好的生态与观测条件。

其中楔尾伯劳、三宝鸟、红胁绣眼鸟、鳞头树莺等属于校内较为罕见的观测记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农博物馆内收藏着许多珍贵的鸟类标本,为鸟类爱好者提供了难得的近距离观察学习的机会。

华农博物馆志愿者团队更是对校园内的鸟类进行观测和记录,历时十年编撰的《狮山鸿渐》,不仅收录了170种校园鸟类影像,更成为探索这片生态宝地的珍贵指南。

这个冬天,不妨走进这座没有围墙的生态课堂,在书香与鸟语交织的校园里,体验一场知识与自然完美融合的观鸟之旅。

华中农业大学观鸟指南

狮子山茂密的林地是林鸟(如各类柳莺、鹟类和杜鹃)良好的停歇与隐蔽场所

南侧开阔的实验田、灌丛草地及水域环境则为喜开阔生境的鸟类(如伯劳、鹨、鸲类以及鹭、鸭等水鸟)提供了理想的觅食地与停歇地


(来源:华农野保)

汤逊湖平静的水面倒映着冬日天空,为越冬的鸟类提供了一个静谧而富饶的栖息家园。

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这片城市中难得的湿地,以其多样的生态环境,成为了观测鸟类活动的绝佳窗口。

尽管气温下降,公园内的鸟类群落依然呈现出稳定的多样性。

据公园监测数据显示,园内有留鸟41种、旅鸟1种、夏候鸟3种、冬候鸟3种,以繁殖鸟占主体,证明了公园内的生态系统在全年都具有强大的支撑能力。

青头潜鸭 图源:武汉绿化

眼下,正是观察珍稀鸟类的良机。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青头潜鸭是备受瞩目的“明星”。

斑姬啄木鸟 代瀚/摄 来源:武汉生态环境

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在此驻留,白胸翡翠披着蓝绿色的华服、凤头鹰静立于林间、红隼在空中振翅悬停,展现着猛禽的英姿。

而与它们为邻的,还有姿态优雅的白鹭、忙碌敲击树干的斑姬啄木鸟等。

它们共同在这片生态舞台上活跃,吸引了众多观鸟爱好者前来观赏。

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观鸟指南

最佳观鸟点:藏龙岛湿地公园主湖区域、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附近水域,藏龙岛杨桥湖大道两侧岸边

观鸟时间:

9-11月:候鸟南迁

12-2月:留鸟和越冬候鸟活跃

清晨6:00-9:00和黄昏16:00-18:00


(来源:江夏融媒)

🐦

冬日,武汉的江湖湿地

因这些远道而来的“贵客”愈发热闹非凡

不妨带上望远镜与一颗好奇的心

循着候鸟的踪迹

赴一场荆楚生态的盛宴

北北诚挚地邀请大家

来与万千飞羽不期而遇

在观鸟之旅中

发现生命的壮阔与神奇

观鸟小贴士

📅时间选择:

一般来说,冬春季(10月至次年4月)是观测冬候鸟的最佳季节。清晨和傍晚是鸟类活动较为频繁的时间。


📷行前准备:

器材:准备一台望远镜是必须的。如果喜欢摄影,长焦镜头会很有帮助。

衣物:注意保暖,建议穿着深色、舒适的衣物和鞋子,避免颜色过于鲜艳惊吓到鸟类。


⚠️文明观鸟:

保持安静:观鸟时请尽量轻声细语,避免惊扰鸟类。

保持距离:远观即可,请勿试图喂食、驱赶或追逐鸟类。尤其切勿进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域。

爱护环境:不随意丢弃垃圾,不采摘植物,保护鸟类的栖息地。


责任编辑 唐元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