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与外贸并进!十堰加快提升市场枢纽能级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11月25日,十堰市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聚焦市场枢纽。会上,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十堰海关、茅箭区、张湾区等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堰市“十四五”以来,市场枢纽领域工作情况。

市场枢纽作为城市经济循环的关键节点,既是连接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的重要纽带,更是十堰建设鄂西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核心支撑。“十四五”期间,十堰锚定战略目标、聚力攻坚突破,以市场枢纽建设为抓手,推动消费、流通、开放三大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2025年有望突破1600亿元;外贸进出口额累计达675.2亿元,较“十三五”实现三倍增长,为全市“十四五”圆满收官筑牢了坚实支撑。
消费提质扩容,激活内需增长新引擎
“十四五”期间,十堰持续深化消费供给侧改革,推动消费从“量的满足”向“质的提升”加速转变,让市民生活从“过日子”向“过好日子”稳步跨越。
消费品质持续升级。累计争取资金6.02亿元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2.52万台汽车、43.56万台家电等商品更新迭代,为市民换出智能化、绿色化品质生活;首店经济蓬勃发展,每年引进十堰首店80余家,武商MALL16个品牌销售过千万,10个品牌位居全省销量第一,招商花园城等华中首店相继落户,优质消费供给不断丰富。
消费场景不断焕新。成功创建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栖谷天街等6条街区入选省级示范步行街,竹溪武陵不夜城等入选湖北夜间消费地标,“消费+演艺+展会+赛事”的商旅文体健融合业态日益多元;建成5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1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型消费模式爆发式增长,数字化消费场景加速渗透。
消费载体能级跃升。培育限上商贸流通企业1675家,寿康永乐、新合作入选全国连锁商超百强,用心人大药房跻身全国药品零售百强,“中华老字号”“湖北老字号”品牌集群持续壮大;获批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6个县市区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建成30个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157个乡镇商贸中心和5023个村级便民商店,构建起主城区辐射县域的多层级便民商业网络。
流通高效畅通,构建内外联动新枢纽
围绕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目标,十堰加快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持续提升物流保障能力,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重大设施加速落地。丹江口市陈家港铁水公空多式联运基地稳步推进,华润怡宝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铁路物流中心、数字仓配中心等重点项目有序实施,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为大宗商品运输提供坚实支撑。
多式联运通道持续拓展。开通11条“公铁联运”、4条“铁海联运”、2条“铁水联运”通道及全省首条短途货运航线,“堰水进京”等特色物流专列常态运行;铁路货运量较“十三五”末增长300万吨,年均增长15%,其中“公铁联运”运输时效提升40%,“铁海联运”使整车及零部件运输时长缩短3—5天,助力近万台新能源整车跨市出海。
创新模式亮点纷呈。低空物流试点成效突出,多条航线开通并入选全国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低空+制造”“低空+商贸”等新业态加速培育;争取铁路物流总包服务,大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其中“堰水进京”专列争取运价下浮35%,累计发送堰水200万吨。
智慧物流赋能升级。加快建设市级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打通跨部门、跨系统数据壁垒,构建“1个市级核心平台+N个县市区子平台”的智慧物流服务体系,实现物流全链条信息互联、业务协同与资源高效配置。
开放能级跃升,拓展合作共赢新空间
十堰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从“内陆腹地”加速迈向“开放前沿”,外贸规模、结构、平台实现全方位提升。
外贸规模质效齐升。进出口实绩企业达497家,贸易“朋友圈”扩展至182个国家和地区,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占比达56.1%,较“十三五”末提升13个百分点;欧盟、美国、东盟稳居前三大贸易伙伴,对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增幅均超10%,多元均衡的外贸市场格局加速形成。
外贸结构持续优化。机电产品进出口占比从53%提升至78%,“新三样”出口增长5倍,货值达32亿元;房县黄酒、中药材提取物等特色产品首次走出国门,绿色食品出口同比增长超40%,“十堰制造”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
开放平台能级攀高。十堰经开区获批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区,5项制度创新条目入选省级储备库;建成2个国家级、5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4个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3个省级公共海外仓和1个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武当山机场连续两年实现临时开放,开通至中国香港、韩国等国际及地区航线,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获省政府同意性批复,开放平台体系日趋完善。
通关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便利模式,压缩属地查检时间60%以上;签发原产地证书5384份,为企业争取关税减免1.4亿元;新增备案进出口企业965家,是“十三五”时期的2.1倍,新培育海关高级认证(AEO)企业4家,口岸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展望“十五五”,十堰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聚焦建设鄂西区域中心城市,持续激发消费潜力、完善流通体系、提升开放水平,不断增强市场枢纽的辐射力、集聚力和带动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陈赟 杜可飞 通讯员 张金秋)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