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江汉关大楼里看展
上个周末,武汉江汉关博物馆里游客如织。庆祝开馆十周年创新推出的“主题展+特展”《茶和天下 东方茶港》与《江风汉韵 十载江博——江汉关博物馆开馆十周年特展》两大原创展览同时开放,吸引众多观众前来参观体验。

十载献礼 双展联动
走进这座藏在江汉关大楼里的文化记忆和艺术空间,游客不仅能解锁武汉作为万里茶道核心枢纽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也能深情回望博物馆十年来的成长历程。
其中《江风汉韵 十载江博》特展,以十年发展为卷轴,全景展现博物馆在遗产保护、文化服务、学术研究、城市精神传播中的丰硕成果。
而主题展《茶和天下 东方茶港》通过“南方嘉木润万邦”“东方茶港天下和”“茶道精神永流传”三个单元生动阐释万里茶道的文明脉络、武汉作为东方茶港的繁荣历史及万里茶道的当代价值。展览共展出展品90余件套,其中41件首次在江汉关博物馆展出。其中一级文物东正教堂铜钟,二级文物19世纪湖北外销米砖茶重磅登场。

珍贵文物 首次亮相
一位从俄罗斯远道而来的茶文化爱好者被《茶和天下 东方茶港》展览中首次展出的汉口东正教堂铜钟、汉口产砖茶等文物深深吸引,她认真辨认着刻印其上的俄语西里尔字母,并用带着口音的中文向工作人员解释这些文字的内容及其与现代俄语的区别。

俄罗斯游客参观《茶和天下 东方茶港》展
武汉市民钟情带着全家人一起来看展览。小时候他们就住在江汉关旁,听着江汉关的钟声长大。后来因生活变迁而分散各处,今天他们以这种方式回来相聚,江汉关成为一家人团圆的聚点,江汉关的钟声也始终牵绊着一家人不散的情缘。她们惊叹于屹立于长江之畔的江汉关大楼,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卷立体的武汉近代史。它见证汉口开埠、商贸往来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砖石间烙印着岁月痕迹,窗口曾迎来千帆过尽。
武汉地处长江与汉江交汇处,通江达海、商贾云集,是“万里茶道”上最大的茶叶贸易集散中心,享有“东方茶港”的美誉。繁荣的茶叶贸易不仅促进了武汉城市发展,对城市工商业、文化教育、人民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公元6世纪已有茶叶出口的记载。17世纪至20世纪,中国茶叶跨越千山万水,走进俄罗斯的千家万户,这条绵延1.4万公里的万里茶道,成为继丝绸之路后又一条贯通欧亚大陆的国际商路。
在万里茶道的辉煌历史中,江汉关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作为当时茶叶进出口的重要通关口岸,江汉关见证了汉口从茶叶集散中心成长为“东方茶港”的全过程。这里留存的海关档案、贸易文书,都是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


展览展出照片:繁华的近代汉口街市
科技赋能 沉浸互动
《茶和天下 东方茶港》展览形式设计典雅别致,互动性强。整体以红茶汤色为主色调,清新雅致又充满暖意。展览中设置有“品茗斋”“回音壁”“试香阁”等多处拍照打卡区和沉浸式体验区,观众可在闻茶香、听旧音、观茶形的多感官感受中深度了解茶文化。

观众可以在“试香阁”闻茶香 观茶形
另外,针对青年观众,展览特别设计“万里茶道霍格沃茨魔法墙”,通过高清投影呈现动态万里茶道全景地图,投影画面生动呈现商船沿水路载茶航行、骡马商队穿梭于山地丘陵、骆驼商队穿越草原沙漠等场景,完整还原茶道多种运输方式。观众还可触摸感应图标体验老照片动态呈现,随着码头工人装卸茶叶的动作、商队交易等鲜活场景的逐一出现,历史场景仿佛拥有了霍格沃茨魔法般呈现在了眼前。

观众可以在多媒体互动“万里茶道霍格沃滋魔法墙”
专家解析 文化密码
为配合《茶和天下 东方茶港》展,江汉关博物馆特邀武汉文史专家王汗吾主讲《通江大海的“东方茶港”》主题讲座,深度解析茶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据悉,《茶和天下 东方茶港》展览从2025年11月20日持续至2026年3月10日,《江风汉韵 十载江博》展期为2025年11月20日至2026年2月1日。


(长江云新闻记者 易星 图片来源 江汉关博物馆)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