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荆门 | 奋进中的荆门 决胜十四五

长江云新闻  2025-11-24 18:31:08
分享到:

荆门高新区:坚持项目为王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十四五期间,荆门市高新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以扩大有效投资为抓手,聚焦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加速建设,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荆门高新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的零区工厂内,一座大型建筑群正拔地而起,这正是即将建成的湖北亿纬动力研究院。作为企业的“大脑”和“中枢”系统,该研究院集全球总部、试验制样线及客户接待中心等功能于一体。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基建部总监 王磊:建成后我们会采用研发、反馈、优化、量产的闭合模式进行运作,先研发新产品供客户参考,结合客户的意见进行优化完善样品,客户确认满意后,再推送到工厂进行规模化生产,同时还能整合资源,构建全球性研发平台,助力核心技术突破,巩固我们在全球行业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内的荆门源晗电池材料有限公司项目也在快速推进。作为湖北省内最大的锂电池电解液前驱体项目,其总投资达30亿元,在产业链中扮演着关键的中游角色。

荆门源晗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虎:我们这个项目建成以后,利用园区优质的合成气资源,产出来的优质的几种碳酸酯类(溶剂)都是配套供应给新能源电解液的项目,电解液又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我们这块整体的就已经将全部产业链打通。

今年以来,荆门高新区以扩大有效投资为核心牵引,紧密围绕主导产业的壮大与完善,新开工了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牵引力强的重点项目。其中包括3个投资额超过30亿元的产业项目。这批项目的强劲拉动,推动荆门高新区在前三季度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4%,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3.9和1.6个百分点。

荆门市高新区发展与改革局党组成员 彭少君:下一步,我们将聚力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力保障新建项目早竣工,快达效,以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夯实全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在建的这一批新项目全面投产后,将有力补强我区主导产业链条,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显著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荆门沙洋:支柱产业聚链成势 工业农业比翼齐飞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十四五”期间,沙洋县在全力抓经济稳增长、抓项目扩投资、抓产业强支撑、抓创新增动能、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为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位于沙洋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天顺风能产业园生产车间,工人师傅正操作航吊对巨大的塔筒进行精准转运。2022年天顺风能产业园落户沙洋,在它的带动下,目前全县风电产值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预计今年将达到45亿元。

荆门天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厂厂长 毛伟峰:从最开始71.5米的叶片生产,逐步开始生产93米,94米,99米,到现在最大能生产105米的叶片,叶片长度的增加,代表了我们技术能力和我们生产能力的提升。

由湖北明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兴建的弘诺玻璃科技公司,占地面积1200亩的光伏压延玻璃生产线项目近日建成点火,每年可为沙洋县增加近2亿元税收。

湖北弘诺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立红:年产值可以做到20个亿,按照销售订单和客户的要求,我们可以做到20多种规格以上的产品订单规格,满足市场90%以上的客户要求。

十四五期间,沙洋县聚焦玻璃、薄膜、风电三大优势产业,从“单点突破”到“集群成势”,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强县之路。目前,沙洋已成为全省重要的玻璃产品集散地,浮法玻璃规模一直稳居全省前列,光伏玻璃产能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同时,先后建成 4 条全球出膜速度最快、宽幅最大的BOPP薄膜生产线,薄膜产业规模已经稳居中部第一;在风电产业上,沙洋县已建成沙洋风电产业园,生产主机、叶片、塔筒等组件,是全省唯一的风电装备全产业链专业园区。

荆门沙洋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肖义:“十五五”期间,我县将抢抓荆门建设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重要节点,和全省重要增长极的战略机遇,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推动玻璃、薄膜、风电三大产业冲刺百亿规模。

工业聚链成势的同时,沙洋县现代农业产业也呈现千帆竞发之势。在湖北农发洪森有限公司,一辆辆满载稻谷和大米的车辆鱼贯进出,该公司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

湖北农发洪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军飞:目前我们公司的大米日加工量可以达到1500吨,2024年销售额达到2.4亿,今年预计可以突破3个亿。

近年来,围绕荆门市“六个一”工程,沙洋县大力发展“一壶油”产业。湖北荆品油脂有限公司作为“一壶油”标杆企业在江汉平原推广标准化高油酸油菜种植近100万亩,构建“企业 + 基地 + 合作社 + 农户”模式,联农带农5万余户。

湖北荆品油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 杨成志:公司深耕高油酸油菜全产业链布局,2025年营收额预计突破1个亿,在业务拓展方面,联合科研院所培育优质油菜品种,斩获20余项专利。

“十四五”期间,沙洋县通过产业升级、生态治理、改革深化等举措,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及防返贫致贫底线,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成功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国家江汉平原油菜产业集群项目。

荆门沙洋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周洪华:我们重点发展了优质稻,优质油,一只虾等产业,我们现在这几个产业联农带农的效益充分发挥了,而且农产品加工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产品的产值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荆门东宝区:产业向“新”而行 动能积厚成势

“十四五”以来,荆门市东宝区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LED封装测试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纳入首批省、市、区三级共建共创等试点,东宝区通过实施能级跃升与企业培育行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近日,2025年“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公示结果,位于荆门东宝区的湖北永创鑫电子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凭借在新能源汽车电池CCS线束板研发领域的突破,“十四五”期间,公司实现总产值30亿元,已获得专利58项,并建立起国家级实验室。

湖北永创鑫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 冷启元:今年1—10月份产值4.5亿元,订单每年以15%增速增长,计划在未来三年左右实现年产值在现有基础上翻番,突破15亿元。

“十四五”期间,东宝区通过延链补链,持续吸引上下游企业落户,让LED产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蓬勃发展活力。湖北协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低功率LED产品,公司今年新增50条全自动化高速生产线,产能提升约40%,预计年底营业额将突破2亿元。

湖北协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一厂厂长 黄高波:2025年我们的技术革新主要是朝着两个方向,第一个其实就是我们的LED的灯珠,第二个方向就是朝小的miniLED的方向去做。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推行技术和设备革新的同时,也推动全区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目前东宝区LED产业链已逐步完善,并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联动发展的良好生态。作为协进半导体的上游企业,湖北久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槽孔产品通过激光开槽技改,精度大幅提升。

湖北久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品质部经理、安环负责人 代雨:公司下一步发展方向,主要就是降本增效,拓展市场,另外就是通过产品升级的优势,拓展市场,提升市场的占有率。

“十四五”以来,东宝区产业结构向新图强,绿色循环化工、绿色建材和智能家居、柔性电子智造三大产业集群获评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荆门市东宝区经信局党组副书记 李博:实施产业能级跃升行动,主要聚焦在绿色磷化工产业,数智经济产业,绿色家居建材产业等领域,实施企业雁阵培育行动,加快磷氟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纳米碳酸钙先进材料产业园等4个百亿项目落地,实施集群培育提效行动,打造集群方阵,构建产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飞 李成汉 毕然 

通讯员 汪琪

责任编辑 解清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