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涌达:柑橘废料“变宝” 为乡村生态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四季度生产冲刺正酣,宜昌涌达低碳发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足马力投身生产,以柑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提质增效,为乡村生态振兴筑牢绿色根基。
走进公司生产车间,密集人工身影被高速运转的专业机械设备取代,尽显现代化生产活力。满载果渣与果胶泥的密闭专用运输车辆驶入厂区后,物料精准卸入专用投料斗,随即开启自动化“蜕变”旅程——经破碎、脱水、发酵等多道工序层层淬炼,最终转化为绿色环保的肥料产品。机械轰鸣间,一幅高效低碳的生产画卷正徐徐铺展。

眼下正值柑橘加工旺季,安福寺食品工业园及周边打蜡厂每日会产生大量废弃果渣与烂果,如何及时、环保地处置这些农业副产品,成为关乎当地企业发展与乡村环境治理的现实课题。在此背景下,宜昌涌达公司主动扛起园区废弃物“清道夫”的重任。“目前企业全力保供,确保每日产生的废果全量处理,日处理能力稳定在200吨左右。”公司总经理李莉介绍道。

原料含水率高会制约处理效率,为此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于今年下半年在核心工艺上实现重大突破,成功攻克含水率管控与肥料品质提升的双重难题,为明年产能扩张与市场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李莉透露,公司已规划新一轮产能升级与工艺优化投资,重点通过加强果胶泥预处理实现节本降耗,并计划新增一套果渣专用处理系统。项目建成后,年处理量预计达3万吨,整体处理能力将提升50%。
在提升硬实力的同时,涌达公司同步推进服务模式创新。今年试点推出灵活高效的收运服务,周边打蜡厂只需一个电话,公司便会上门收运,以精准响应满足实际需求。

厂区入口的树状试验田里,各类蔬菜长势喜人,翠绿叶片上的露珠折射出生态循环的希望。这片生机勃勃的试验田,既是“废料变绿肥”的生动见证,更是企业深耕绿色发展的初心写照。从技术攻坚到服务升级,涌达公司以创新实践勾勒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绿色路径。随着新一轮产能升级启动,这条变“废”为“宝”的低碳之路正不断拓宽,为乡村生态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记者 丁绮梦 张枭羿
一审:徐露
二审:胡文汇
三审:龚春梅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