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长江观察:呵护青创梦 从“最初一公里”开始

长江云新闻  2025-11-23 19:34:44
分享到:

本周,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科技创新专项)在武汉收官,228个科创项目脱颖而出。这项赛事落户湖北五年来,吸引了超9万名青年前来逐梦。湖北,为何能成为破解科创“最初一公里”难题的优选之地?来看记者观察。

在本周举行的创青春大赛(科技创新专项)决赛现场,来自珠海的硅芯科技创始人赵毅博士带着新一代堆叠芯片关键技术,期待敲开华中市场大门。惊喜的是,比赛结果还没出来,武汉企业就抛来了橄榄枝。

企业代表:这个项目看了之后,我觉得项目非常好。

硅芯科技创始人 赵毅:那我们扫一下(微信)。堆叠先进封装这个产业比较火,因为武汉的先进封装做得是非常好,实在是很匹配、非常匹配。

企业代表:我们也到公司去拜访一下,去看看。

硅芯科技创始人 赵毅:没问题。

对赵毅这样的青年创客来说,项目要想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最初一公里”的关键在于建立信任。而湖北所做的,正是搭建一个“靶上寻苗”的平台——通过举办创青春大赛,让项目直面企业、专家、投资人。今年,大赛吸引了全国超9600个项目团队参加,来这里“寻宝”的创投机构已增至100余家,创五年来新高。

武汉东科创星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科技创新专项)决赛评委 朱自芳:我觉得可以用脚踏实地来形容这一次参赛的这些科技项目,它们是基于市场的需求、是基于国家的需要,科技创新赛道这块(项目)越来越实用。

这份“脚踏实地”,离不开湖北在资源支持上的持续投入。湖北率先在“最初一公里”上破局——政府出资设立概念验证基金,以“风险共担”的方式,投向那些成立不到一年的初创公司。仅武汉东湖高新区,就组建了首批10支概念验证子基金。

武汉东湖高新区科创局局长 龚学艺:每支基金是在1000万元到2000万元之间,以“拨转股”的方式专门投给成立不到一年的初创公司,我们愿意率先承担“最早一公里”的风险,为创业者雪中送炭。

眼下,湖北正系统性地构建一条支持青年创业的“育苗链”。今年,省政府设立种子基金,专注“从0到1”的原始创新;武汉基金推出10亿元专项,支持“投早、投小、投科技”;全省42家青创园持续提档升级,“青创贷”累计发放超150亿元……这一切,只为让创新的种子在破土之初,就能获得充足的“阳光雨露”。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张献龙:“最初一公里”计划,它就像一个引擎,能够带着青年人在创新的赛道上起步,对于科技发展前沿的那种追求,是最大的一个动力,把自己创造出来的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

成效,体现在跃升的数据上。“十四五”以来,湖北高新技术企业增至近3万家,增长近两倍;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4.6万家,增长超五倍,位居全国第四。

(长江云新闻记者 赵黎黎 柳芳 王磊)

责任编辑 潘念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