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铺下又一条光明的路
历史的车辙,在奋斗中向前延伸。
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把“确保支点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作为全省“十五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主线。
这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湖北方案”,也是湖北在全局中定位、从战略上着眼、以人民为旨归,望向未来五年发展的时空落子。
又一个值得期待的五年,我们铺下又一条光明的路。
光明来自坚定的信心
我省“十五五”规划《建议》,为什么明确“确保支点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的总体目标?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改革办、财经办)主任陈宏斌解读,湖北“十五五”规划《建议》与中央“十五五”规划《建议》基本保持一致;在主题立意上,锚定总书记赋予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定位,将省委关于支点建设的战略部署贯穿全篇。
全会提出的“十五五”时期确保支点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既体现了坚定擎举“支点建设”大旗的战略定力,也展现了坚决落实总书记“加快建成”重要要求的鲜明态度。
目标明确,本身就是一种强信心。
“我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5%以上”,证明实体经济底盘之稳;“42把尖刀”佐证创新突围之势;将“加快消费扩容提能”列为重要任务,宣示湖北提振消费的决心。这些“确定性”叠加成湖北迎战“不确定性”的最大底气。
目标体现的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战略连续性,则让这种确定性更强。
省委、省政府关于支点建设的既定部署是“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2030年要基本建成支点,2035年要全面建成支点。“推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取得决定性进展”就意味着“基本建成支点”,这保持了支点建设战略部署的连续性、稳定性,体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
光明来自奔流的机遇
翻阅发布内容,奔流的机遇扑面而来。
机遇藏在跨省联动的“朋友圈”里。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鲁宇清介绍,充分考虑我省历史传承、基础条件、发展趋势,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强与其他区域发展联动,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战略协同、要素融通、产业融合,推动形成更加均衡协调、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重点做好“强核、壮圈、带群、兴县”的大文章。
通过科技共兴、产业共链、交通共网、生态共治、服务共享,可以想见,路、桥、网等基础设施“硬联通”将造福百姓,联合创新、产业协作、民生共享的“软协同”将更多岗位送到你身边,进入全国百强的城市、县城会更多。
机遇藏在产业倍增的密码里。
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朱万奎介绍,巩固提升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领先地位,打造世界存储之都。发展壮大智能经济,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着力在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6G)等领域抢占新赛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必将推动湖北产业能级大幅提升。
机遇藏在消费扩容的场景里。
不久前,武汉入选了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城市、武汉和襄阳双双入选了全国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公示名单,这对我省进一步丰富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打造更加便捷、舒适的消费环境,加快发展入境消费带来极大利好;也有助于我省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推动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消费需求。
省内外、海内外的奋斗者,只要踏上这片土地,就能与时代机遇双向奔赴。
光明来自有品质的幸福
高品质的生活,将进一步提高湖北人的幸福指数。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龙小红介绍,“十五五”时期,我省将坚持“新需求引领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将惠民生和促消费紧密结合,着力创新消费模式、消费场景、消费业态,努力增加品质化供给。
幸福,体现在“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玩得开心”——
推动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更新升级,加大高品质住宅供给,加快汽车流通消费改革;打造国货“优品”“潮品”消费新增长点;加速数智诊疗、家用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型消费产品研发应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深度融合,满足人民群众知识价值、情绪价值等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新需求。
幸福,体现在减少百姓生活的“后顾之忧”——
抓好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化保障减负担、援企稳岗促就业、拓宽渠道抓增收等重点工作,不断降低生育、养育、教育、医疗、养老等成本,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落实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等举措,将从源头上增强居民消费底气。
幸福,体现在“诗与远方”的场景里——
湖北要打造千亿级规模世界级商圈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商圈,推进县乡村三级商贸流通和冷链物流等体系改造提升,持续补齐城乡消费市场短板。随时看IMAX、逛首店、体验VR滑雪,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将成为更多老百姓的日常。
光明来自笃定的实干
全会向全省传递了鼓励干事创业的风向,着眼于以决定性因素确保支点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从抓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优化政治生态、振奋精神、提升能力素质等4个方面,对全省各级党组织抓好高质量党建作出部署,体现了省委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的坚定决心,体现了省委着力锻造堪当支点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鲜明导向,必将激励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推动支点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而接续奋斗。
产业提升靠科技,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育靠教育。全会提出健全一体推进的协调机制,完善“71020”高校创新体系,深入实施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深化推进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人才评价改革,大力推进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新型收入分配改革,健全科技创新尽职容错免责机制,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风向已然清晰:说了不算、干了才算,一切都在支点建设战场上看。
五年规划是一篇大战略文章,它有骨头也有血肉。光明,不是远方的灯塔,而是脚下的路。
我们脚下的光明之路,是一条向上攀登的路,向前奋进的路,向新蝶变的路。把我们的每一步都踩在鼓点上,每一滴汗水都融入实干的土壤,当我们在五年后的某个暮色四合之时回望来时路,那些汗水与欢笑,拼搏与进取,终将化作璀璨的星斗。
坚决扛牢四大责任
一论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确保支点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这是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明确的全省“十五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主线。目标既定,主线既明,要见行见效,首先必须胸怀大局、站位全局,义无反顾把责任扛上肩头。
奋斗目标和工作主线里,有必须坚决扛牢的政治之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要求“努力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去年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从“努力建设”到“加快建成”,意味着湖北必须在发展能级、增长速度、内生动力、质量效益以及区域竞争力、带动力、辐射力等方面实现全面跃升。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把确保支点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作为不折不扣践行总书记殷殷嘱托的战略行动来抓。
奋斗目标和工作主线里,有必须坚决扛牢的全局之责。作为中部重要省份,湖北的发展不仅关乎一域,更牵动全局。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效牵引带动中部地区崛起,进而服务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这是湖北必须担好的时代重任。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五五”是为实现这一目标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锚定未来五年推动支点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这是湖北在大局中找准定位、竞进作为的必然要求,是以湖北一域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作为。我们要在支点能级上取得新突破,在发展质效上实现新跃升,在功能发挥上完成新拓展,为中部地区崛起注入强劲动能,为全国发展大局贡献更大湖北力量。
奋斗目标和工作主线里,有必须坚决扛牢的发展之责。加快建成支点是统领新时代新征程湖北发展的“纲”和“魂”。这些年,全省上下全力以赴战疫情、抗大灾,斗贫困、建小康,促发展、保稳定,在一系列大战大考中赢得历史性胜利,厚植了支点建设的物质基础,推动湖北发展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十五五”是支点建设聚力突破、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气可鼓不可泄,势可聚不可散,务必接续奋斗、锐意进取,保持昂扬向上的发展势头,强化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确保支点建设“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
奋斗目标和工作主线里,有必须坚决扛牢的为民之责。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我们加快建成支点,说到底还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支点建设事关6100万荆楚人民的共同福祉,也是最具感召力、凝聚力的奋进号令。“十四五”以来,湖北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就业“长”在产业上,全省年均城镇新增就业保持在90万人以上,每年列出十大民生项目清单,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奋进“十五五”,我们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产生更具温度感的效果,以“确保支点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这个更加直观可感的奋斗目标,最大程度激发全省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审视“确保支点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这一目标任务,所谓“确保”,既是意志坚定、态度鲜明的有力表达,也是全力以赴、务期必成的郑重宣示。我们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勤勉不息共奋斗,积功兴业以成之。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