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鄂州 | 探访湖北最大物流集聚区:双十一快递如何大提速
探访湖北最大物流集聚区:双十一快递如何大提速
“双十一”购物狂欢刚刚落下尾声,与往年“等快递等到心焦”不同,今年许多消费者发现,付完尾款的快递次日便能送达,体验与平日无异。这背后,是物流行业从“拼货量”到“拼时效”的深刻变革。一起来探访华中地区核心物流枢纽——鄂州葛店,揭秘“爆单”压力之下,快递为何能实现“大提速”。

记者 刘璐:我身后是中通快递鄂州转运中心四楼的电商基地,现在是11月10日晚上8点整,双十一最后一波付尾款通道刚刚开启,可以听见我身后品牌出单机的打印声此起彼伏,今晚也是迎来是今年双十一最后一波爆单高潮。

在四楼仓库,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拣货打包。商品通过专用滑道直接输送至三楼分拣中心,实现了“楼上是仓库,楼下是快递”的无缝对接。

中通云仓科技有限公司仓库经理 段志强:传送带和滑道是连接我们四楼仓库和快递分拨中心的连接,通过上仓下配的模式,客户前期把库存调拨到我们仓库来,出单即发货。
在这里,采用“上仓下配”模式的电商伙伴已达8家。商品在楼上完成拣货打包后,通过内部通道直送楼下分拣中心,这一模式让整体物流时效提升3小时,包裹破损率降至万分之一以下。为迎战双十一,该中心更投入7000万元新增五套自动化分拣线,包裹吞吐能力翻倍。

中通快递鄂州转运中心操作部主管 杨琪:我们日常的操作量在200万件左右,双十一大促期间,我们的处理量件量大概在395万件左右,涨幅约45%,省内件次日达,东北三省的件三日达,虽然说我们在大促期间快件增长了,但是我们大促期间与常态的时效是一致的。

记者 刘璐: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中通快递武昌南湖网点,我身后这辆转运车已于今天凌晨将昨晚从葛店仓库发出的货物送抵,现场的工作人员正在对货物进行分拣,即将准备派送工作,这意味着昨天晚上下的订单,今早就能送到消费者手里。
货物抵达网点后,经过高效的分拣流程,快递员们迅速开始了一天的派送工作。从货物进入网点到送至消费者手中,全程基本保持在1—2小时。

中通快递武昌南湖网点经理 熊祖兰:我们中心有三个派件频次,三个频次派件以外,如果有车辆到达我们会增加分拣,为第二天白天的件量进行分流,在双十一期间我们的机器基本上是不停息的,所有的操作工是要进行加班的,增加1到2小时,双十一也想呼吁大家,及时把自己的快件拿回家,减轻末端的库存量,我们的快件也会周转更快。
在葛店经开区,今年10月投产的圆通鄂州智创园内,不见传统仓库的嘈杂,只有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园区整体自动化率高达70%,覆盖了供件、分拣、运输等多个链条。

圆通鄂州智创园中心部长 刘得胜:尤其两套大型交叉带,每小时处理量能够达到3万件,有两套小型交叉带每小时处理量能达到6万件,整体操作时效由去年的14小时降到今年的11小时,早发出去,客户就能够早收到货。
葛店经开区从2013年就紧抓电商势头,布局电子商务园区,如今,这里已汇聚12大物流园区、300余家电商企业,年交易额近600亿元。

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董刚:今年我们主要是围绕企业的精细化服务,成立园区公司,通过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的诉求,然后协调解决,下一步,我们围绕鄂州已经获批的跨境电商综试区布局建设,后期会(对)针对性的政策制定发布。
管家式服务 为企业提供全天候支持
随着“双十一”电商大促进入高峰,葛店经开区的电商企业也迎来了年度最忙碌的时刻。订单量暴增的背后,是企业对人力、物流等环节的极限考验。如何保障企业平稳度过这场“大考”?一支特殊的“服务管家”团队穿梭于园区之间,成为了企业最坚实的后盾。

像这样的上门走访,是葛店园区服务管家们的日常工作。他们主动靠前,深入企业一线,精准收集“双十一”期间企业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

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园区公司)运营 杨坤仑:我们最近在走访的都是一些物流和电商企业,发现了大家都有一个用工难、招工难、留人难的问题。
面对收集到的问题,服务团队形成了“问题清单”管理机制。对于园区内部能够协调解决的,管家们“马上就办”;而对于像“用工荒”这样涉及面广、需要外部资源协同的难题,他们则第一时间启动联动机制,将问题清单上报至葛店经开区经济发展局。

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蒋先海:当我们收到园区管家反映的人才用工需求之后,我们也及时联系人力资源平台公司,通过它也可以帮助企业发布就业信息,长江职业学院,因为他们也有电子商务系,结合他们的订单班或者是政校企的合作,帮助企业解决了用工需求。

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园区公司)运营 杨坤仑:有一些物流类型的和一些工业企业,他们分别有不同的需求,物流企业他们需要一些上夜班的工种,或者说一些短期工,您这边有没有合适的人员能够给他们推荐。
葛店经开区经发局在接到园区的反馈后,迅速响应。利用区内资源,成功对接园区企业与区内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后续将就用工细节展开进一步协商。

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园区公司)运营 杨坤仑:我们的位置更像是一个问题的中转站和解决问题的推动者,我们在第一时间去解决企业碰到的问题。
今年5月,葛店经开区创新推出由经发局主导的服务模式,成立专业服务公司,面向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产业园,招募21名相关专业的园区管家,从政策解读到业务对接,从需求响应到难题破解,为企业提供全周期、精细化的服务支持。

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蒋先海:我们每周四会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把园区(公司)收集起来的问题,我们集中系统地研判 第一时间把它解决。
紧盯企业需求,葛店经开区将鄂州市“首席服务员”制度与本地创新的“园区管家”服务有机融合,协同发力优化营商环境。葛店经开区今年已开展“葛企同行”系列活动12场,组织设备、建材等专题产销对接会,助力企业落实各级惠企政策奖补资金5000多万元。今年以来,已成功助力22家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汉隆创元新材料(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竣明:今年园区公司成立以后,主动跟我们公司进行对接,把政府和银行,包括税务的一些辅助政策,补贴政策等优惠政策,给我们公司进行宣传,引导我们对接有关部门进行合作,我们今年的整个产值是翻了两倍。
湖北“301”贷款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湖北推出“301”模式,通过科技赋能、数据共享,实现贷款审批流程的全面优化,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近日,葛店经开区一家科技企业通过“建行惠懂你”APP,一键提取了此前授信的500万元。这是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301”贷款产品——“善新贷”,无需抵押,三年授信期内随借随还、按日计息。

武汉予成激光智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邹郁京:它这个申请流程很简单,就是在建行的app上面做一个线上申请,大概是在两个工作日审批就结束了,发放很快,利率现在只有3%。
“301” 模式,也就是“3分钟申贷、0抵押、0担保、0人工干预、一键式提款”。而要实现无抵押、秒放款,首先在于理念的转变——从传统的 “看抵押” 转变为 “看数据”。为了让银行“敢贷款”,近年来,人行湖北省分行联合多部门推动市场监管、税务、电力等各类信息归集整合,打破数据壁垒,为银行授信提供可靠依据。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鄂州葛店开发区支行行长 戴磊:针对科技型企业主要推出了4款科技产品,他们分别是善科贷、善信贷、零税贷和信用快贷,我们建行也会通过客户的特点,适配适合他们的信贷产品,建行通过省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一键式获取了企业的工商、税务、市场监管、征信等20多个部门的数据,审批时间可以从以前的月周日级别压缩至现在的分秒级别,实现了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明显提升了企业的融资体验。
长江云新闻记者 冉涛 刘璐 全晟 苏潇 实习生 涂诚智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