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老河口:点亮1100米“民心路” 无人机赋能智慧治理
湖北省老河口市光化街道三岔路社区,用一盏盏路灯点亮夜路,靠一架无人机织密治理网,把居民的“心头愁”变成“舒心事”,让社区服务既有温度又有效率。

江滩公园是市民休闲打卡的热门地,可通往公园的一条路,曾是三岔路社区张家营居民的“心头愁”——这段1100米的小路没有路灯,每到夜晚便“黑得看不见影子”,老人怕摔跤、家长不敢让孩子单独走,成了居民出行的“拦路虎”。

社区得知情况后,明确“群众期盼就是工作目标”,但该路段未纳入市政管理,安装路灯需几十万元,社区无力承担。没条件就创造条件,社区先从眼前能做的事抓起:清理路边杂草、修剪20多棵挡路的大树,还加派人员加强夜间巡查,尽量保障居民安全。历经两个多月反复沟通、方案调整,24盏路灯终于亮起来了。
老河口市三岔路社区居民郭玉江说:“以前走夜路总提心吊胆,现在路灯亮了,晚上出门踏实多了,感谢社区为我们办了件大实事。”

此外,社区还借无人机破解治理难题。针对背街小巷多、隐患排查难的问题,社区副书记张涛自购无人机,带领工作人员学习操作,拼出完整网格图。
老河口市三岔路社区工作人员毛霜说:“有了无人机这个‘好帮手’,真的是让隐患排查效率大幅提升,不仅将原本需要三四天的排查工作缩短至半天,还在夏季防溺水、秸秆禁烧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让我们能把更多时间花在服务居民上,推动治理更高效。”

从解决路灯这样的“小事”,到用无人机破解治理“难题”,三岔路社区用“脚沾泥土”的务实和“科技赋能”的创新,书写着基层治理的暖心答卷。
老河口市三岔路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张俊表示,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只要上下齐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下一步,社区将持续优化便民设施、升级治理手段、凝聚邻里力量,把社区建设得更有温度、更有效率,让居民生活更舒心。
通讯员:黄嘉欣
一审:梁瑞峰
二审:王建明
三审:刘兵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