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 | 从湖北到非洲 科技创新架起合作之桥
在今天举行的2025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上,一系列来自湖北的前沿科技亮相。自五年前牵头建设全国首个“中非创新合作中心”以来,湖北已成为中非合作的前沿阵地,持续为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科技动能。
在论坛的湖北特色科技成果展示区,脑机接口、智能机器人、芝麻育种等近50项湖北科技成果吸引非洲嘉宾驻足。来自尼日利亚的蒂贾尼对湖北农业种植非常感兴趣,他找到湖北农发集团与农科院的专家深入交流,希望为他家乡的农业发展找到新机遇。
尼日利亚云线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 蒂贾尼·穆巴拉克·艾哈迈德:我看到你们在莫桑比克、马拉维都有规模化种植,产量质量都是很不错的,我是非常希望能够把你们优质种子引入到尼日利亚,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农业种植会有很大的提升。
医疗卫生领域,也是中非合作的重点。湖北的医疗科技,正跨越重洋,为非洲构筑健康屏障。成果展上,埃及专家瓦伊尔团队带来的智能机器人受到关注。这款全球首创的产品能重塑脑损伤患者的运动神经,帮助中风瘫痪患者重获活动能力,目前已在国内多家医院应用。眼下,他正筹划将湖北的医工交叉成果带回非洲。
埃及机器人专家 瓦伊尔·塔伊:在湖北的学习、工作经历,让我有了很好的机会去接触新型机器人这些高科技领域的研发。我们正在谋划通过开展研究合作,包括市场化合作等方式,将湖北先进的技术、产品转移到埃及。
从光电子技术到农业科技,从基建装备到文化桥梁,湖北正为中非合作持续贡献“荆楚力量”。本次论坛上,“以创新为帆、以合作做桨”的倡议引发共鸣。
非洲科学院院长 利兹·科斯滕:我们去年已经和中国签订了一项合作协议,不仅要建立知识、赋权和协作的桥梁,还将进行相关的贸易。
安哥拉电信、信息技术和新闻部部长 马里奥·奥古斯托·奥利韦拉:我有机会参观这里的一些研究中心,可以确定我们想要展开的一些合作和交流,将有助于安哥拉和非洲发展。
非盟委员会主席办公室前主任、毛里塔尼亚外交部前部长 穆罕默德·埃尔·哈森·勒巴特: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强的国家之一,并且非洲也正在崛起和发展当中,我们希望中非合作能够继续延续下去。
(长江云新闻记者 徐嵬毅 余旭东 唐清辉 谭思为)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