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连续21个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1月20日,黄冈市召开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闻发布会。黄冈市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方洋介绍,今年1—9月,黄冈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达8.9%,连续21个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黄冈市锚定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今年前三季度,建材、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49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0.6%,较去年同期提升4.9%。
锚定规划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黄冈市出台《服务推动支点建设实施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工作方案》,高标准启动“十五五”新型工业化规划编制,着力打造“2312”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支点产业竞争力。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培育绿色建材、农产品加工两个千亿产业,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化工三个五百亿产业,10个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化工、绿色石材两个国家级产业集群。
聚焦主体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梯队。通过见苗浇水、试点示范、政策激励、优化服务等方式,促进企业加快成长,培育形成“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雁群梯队。今年以来,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6家,累计达1796家,新增数和累计数均位列全省前五;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54家,累计488家,居全省第三;新增省级单项冠军企业49家,居全省第四。开展总部对接、上下游企业对接活动270余次,推动伊利、美峰、昊鸿等80多家企业实现“一厂变多厂、一期变多期”。
深化技改创新,筑牢产业升级根基。大力实施“技改赋能、制造焕新”行动,借力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契机,推动装备、纺织、医药等行业20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实施数转智改项目117个,总投资150亿元;新增先进级智能工厂17家,总数达100家,新增数位居全省第一。今年新增省级绿色工厂21家,全省排名第五,目前全市累计拥有省级绿色工厂44家、国家级11家。1-9月,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达8.9%,连续21个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强化要素支撑,优化产业发展生态。从政策、平台、人才金融三方面发力,为产业发展筑牢保障、优化环境。政策层面出台《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措施》《工业经济稳增长促发展若干措施》,对设备更新企业按投资额8%—15%给予阶梯式补贴,对试点示范类企业给予20万—40万元奖励,近三年累计兑现奖补资金2.3亿元,精准释放政策红利。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骞 通讯员 谢素玲)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