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菌菇释放大“蘑”力 五山镇菌菇产业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金秋时节,湖北襄阳谷城县五山镇食用菌迎来集中采收期。记者在该镇下七坪村、杨家老湾村、邓家坪村等食用菌种植基地看到,村民们忙着采摘、分拣、打包,满载菌菇的货车接连发车,小菌菇正成为带动全镇群众增收的“致富密码”。


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五山镇近年来聚焦食用菌产业培育,通过差异化模式布局,推动各村形成“一村一特色、多村共发展”的格局。截至目前,全镇食用菌产值突破1500万元,带动1000余名群众家门口就业,成为仅次于茶叶产业的第二大农业支柱产业。
下七坪村:“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抱团突围
“30万棒香菇进入盛产期,每天采收量超9000斤,订单排到年底!”下七坪村党支部书记杨磊指着连片的标准化食用菌大棚介绍。笔者看到工人们忙着把鲜香菇装车,一车车满载香菇的货车穿梭在乡间道路,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动力。该村以村集体为纽带,整合闲置土地资源,成立谷城县下七坪爱故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形成“集体统筹资源、合作社负责运营、农户参与种植”的闭环模式。

2024年,村里改造升级了32座老旧大棚,配套建设菌棒培育房和临时仓储点,实现年产鲜菇40万斤,年产值150万余元,直接带动本村及周边100余人务工,产品通过线下批发和电商平台,定点销往湖南等市场。2025年,该镇以乡村振兴“四项行动”为抓手,将食用菌产业园提档升级,对菌棒架、遮阳网等设施进行更新,完善配套设施,助力村级产业发展。

杨家老湾村:“龙头企业+全链条”带动产业升级
在杨家老湾村现代化车间内,分拣、烘干、包装等流水线不停运转,刚采收的鲜菇经处理后将发往全国。该村创新采用“村集体+企业+农户”发展模式,与村内企业湖北裕满春茶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建16个标准化食用菌大棚,形成“集体搭台、企业赋能、农户受益”的产业格局。

今年,依托乡村振兴“四项行动”政策支持,该村重点推进8万棒食用菌种植,年生产鲜香菇80余吨,预计销售额达60余万元,带动周边群众1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还创新“茶季采茶、淡季采菇”模式,保障农户全年稳定收入。

此外,该镇黄山垭、闻家畈、邓家坪等村的食用菌产业也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逐渐发展壮大,不仅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还帮助了群众就业,多村共同发展撑起了五山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版图。


“下一步我们将以‘两山’理论实践样板建设为指导,把食用菌产业继续发展壮大,聚焦规模化扩张、标准化提升、品牌化塑造,持续完善冷链物流和精深加工体系,深化‘村集体+合作社+企业+农户’联动机制,推动食用菌产业与茶叶、旅游等业态深度融合,让小菌菇释放更大‘蘑’力。”五山镇党委书记陈小锋说。
通讯员:宋俊娴、孙长航
一审:邓植元
二审:翟竞
三审:张文涛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