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稳定2000公斤 潜江西兰花抢“鲜”上市
11月18日,潜江市2025年西兰花开采仪式在该市渔洋镇拖船埠红色旅游景区举办。

仪式现场,一箱箱码放整齐的西兰花格外引人注目,饱满的花球裹着鲜绿的外衣,颗粒均匀紧实,散发着清新的田园气息。

“这朵‘小小西兰花’,如今可是我们镇的‘大产业’!”仪式现场同步开展的助农直播中,渔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彭佐军晒出了亮眼“成绩单”:现在全镇西兰花种植面积达到了3万亩,建成了规模化种植基地17个,培育从事西兰花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31家,其中不乏国家级、省级的示范社。在西兰花种植上,全面推广“春玉米-秋西兰花”高效轮作技术,全程使用绿色种植模式,西兰花亩产稳定在2000公斤。
在渔洋镇快岭村的西兰花种植基地,连片的绿色“花海”映入眼帘。农户王远芝正忙着将刚采摘的西兰花装箱后送往合作社,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我种了6亩西兰花,今天采摘了500多斤。”拥有8年种植经验的王远芝告诉记者,跟着合作社种西兰花,不仅有技术指导,销路也不用愁,价格也更有保障。
在潜江市吉信家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分拣包装现场,更是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忙着将收购的西兰花进行分拣、称重、包装,一箱箱贴有专属标识的西兰花被搬上物流车,即将发往北京、山东、武汉、上海等地。
“现阶段,西兰花刚刚上市,我们合作社每天可以收购5万斤左右,到12月中旬,进入高峰期预计每天可以收购40万斤,日销量能达到20万斤。”合作社负责人、潜江市拖船埠西兰花产业协会会长袁作信指着忙碌的生产线介绍,当地主推的“耐寒优秀”“美青”等优良品种,花球饱满、颗粒均匀、颜色鲜绿,深受市场认可。
优质品质的背后,离不开标准化管理。今年,渔洋镇成立了西兰花产业协会,把31家相关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组织起来,打造“楚椰香”区域公用品牌,共同实行“五个统一”的管理标准,实现从品种选择到采收的全环节标准化管理。
(长江云新闻记者 郑聪 潜江融媒体中心 图片 关洪磊 编审 林浩)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