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咸安: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 推动“工”变“匠”华丽蝶变
11月18日,走进湖北三六重工有限公司范晓霞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国劳模范晓霞正与创新团队探讨课题。在咸安区总工会和公司的共同推动下,该工作室已成为企业创新“孵化器”、人才“聚集地”。

近期,咸安区总工会从政策支持、机制建设、资源整合、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精准发力,投入专项资金、加强分类指导,加大全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力度。努力实现让典型人物“立起来”、让软硬件设施“强起来”、让创新活力“动起来”,激励职工创新成才,推动“产改”纵深发展。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则是无穷的,我们要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把个人优势转化为团队力量。”范晓霞坚定地说。为加大创建力度,区总工会为其工作室投入5万元专项资金,并与武汉多家设计院和高校进行业务联系,为人才成长铺路搭桥。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范晓霞的创新团队不断取得创新专利和技术突破,研发的断电自动控制技术获两项首创专利授权,解决了起重设备在停电时的重物提升问题;针对北方严寒环境下的大型堆取料作业,推出了专用的超低温超高扬程电动葫芦。

创新工作室更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在劳模“传、帮、带”机制推动下,尹南方等一批高端人才脱颖而出。尹南方在创新工作室师从范晓霞,他潜心钻研技术,负责的班组在咸宁市第二届和第四届职工技能大赛中,有两名职工获第一名,尹南方本人获得了咸宁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他带领的重机加工班组被评为湖北省“工人先锋号”。
此外,区总工会与湖北健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联手打造了钟祥龙劳模创新工作室,其创新团队由劳模、工匠、技术骨干为带头人,吸纳跨部门、跨专业的职工组成核心团队,兼顾研发、技术、管理、技能等多元人才,采用“理论授课+操作指导+市场分析”培养模式,鼓励青年职工参与。咸宁麻塘风湿病专科医院的镇兰芳劳模工作室开设“杏林微课堂”,不仅以《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闻名,还有一大批具有临床重要价值的中药配方在这里产生,走出10余名业务骨干。
目前,在区总工会的推动下,全区已有9家市级以上劳模创新工作室。咸安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称,将深耕这片“成长沃土”,促进职工创新成才,推动“产改”向一线延伸。
(特约记者:万刚 通讯员:董敏 一审:方焱 二审:聂国力 终审:伍伟)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